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24  字数:2100字  手机阅读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

很多时候,教学的艺术决定与细节处理的艺术。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关注一下某些细节,思考一下如何处理这些细节,使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以下是执教苏教版第六册《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句子: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请学生读这个句子时,引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台风扑向城市,它会干些什么坏事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台风疯狂,处处遭殃。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现台风的可恶?(为非作歹、称霸一方、作恶多端、称王称霸、作威作福、为所欲为、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此时此刻,你会怎么读这个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关于此教学片段中细节反思:

一、关注语言形式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沟通的渠道,它有其特殊的形式。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它形式的魅力,不同的语言形式有其不同的力量。比如,《第八次》蜘蛛结网那段中“结了断,断了结”就显示了信心和希望,换成“断了结,结了断”的话就显得前景不容乐观了。

教学片段中,“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是一句比喻句,它形象地将台风的粗暴、疯狂、凶狠、肆无忌惮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句子,三年级的孩子一读就能知其然了,他们也很喜欢运用比喻这样的语言形式在自己的文章、言谈中,可是很多时候,孩子们所用的比喻是不够确切的。比如,一谈到脸,他们会说“红通通的像个苹果”,也不管是三四岁的小孩的脸,还是三四十的成年人的脸,这样的笑话源于他们运用语言时的“一刀切”,他们没有关注过比喻后面的“所以然”。因此,我们在教孩子一种语言形式的时候,不仅要教会他们其然,还要教他们其所以然。片段中,执教者轻轻地一点拨:读这个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台风扑向城市,它会干什么坏事呢?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吗?孩子们就很自然地将台风“麦莎”过境时的情景和这个句子联系到了一起,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暴跳如雷”,什么是“疯狂的巨兽”,知道了为什么能做这样的比喻。死的语言形式转换成生动的生活境像后就容易与作者与文本共鸣了。从中,孩子们也会明白语言来自生活,来自不同的现象和体验,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能使真实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力量。

二、关注价值导向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我们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为了屈就“自主”而你好我好大家好,因为每一个文本都有其自己的价值取向,我们在解读它时不能偏离这个取向,要不然,会导致孩子的价值观趋于模糊。如在《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最后,老师问学生:对狐狸和乌鸦你想说什么?大多孩子都对乌鸦说不要盲目地听别人的好话,对狐狸说不能欺骗别人,但有一个孩子却说:“狐狸,你真聪明,我好崇拜你哦。”面对孩子与众不同的回答老师欣喜地大加表扬,殊不知这与众不同的背后可是以认同欺骗别人获取利益为代价的呀,这与文本的价值导向可

正如在教学片段中,老师着力让孩子们理解台风的“暴跳如雷、疯狂、扑”,力求台风“破坏力大、野蛮、凶狠”的形象根植与孩子的心底。因为台风越厉害,就越能显示跟踪台风的卫星的本领高强,越能说明我国科技的发达,越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豪迈激情。文本的价值取向尽在其中。

三、关注知识链接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从呀呀学语,到进入校园一年一年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似乎除开头几年进步飞速之外,渐趋平行状态,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语文课是可上可不上的,只要你默好词语背好课文,基本上考试也不会大成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语文竟到达了这样的地步?我们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什么没有得到进一步稳健地发展?我想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程不像数学那样循序渐进,那样有完整的体系,那我们就这样坐视语文成为弱势群体?坐视我们民族的文化璀璨失去耀眼的光辉?不!我们不能!路在何方呢?我想,不妨从知识链接做起。

对语言文字我们向来有四大要求,即会读会写会理解会运用。我们孩子的语言水平上不去,我想就是在“运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从一年级起,孩子会接触到很多好词佳句、成语名言,我们教孩子读、写、理解,但我们给孩子运用的机会太少太少了。久而久之,这些珠宝就被藏到了大脑储蓄盒的底部,在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不能轻易地随手拿起了,甚至有很多会蒙尘、氧化、褪色、消失。所以,我们在教新知识的时候,要适时地将那些旧知识拿出来擦拭、穿戴,让它们常用常新。

如片段中,执教者是这样处理的:台风疯狂,处处遭殃,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现台风的可恶?(生曰:为非作歹、称霸一方、作恶多端、称王称霸、作威作福、为所欲为、气势汹汹、蛮不讲理……)这些贬义词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使用,此时,它们就像被一跟细绳穿着一般,一个个从孩子的大脑深处渐次跃出,恰到好处地巩固了旧知,同时也丰满了台风的形象,多么巧妙,多具震撼力啊!我想,经常做做这样的训练,孩子脑中的词汇就会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还怕语言驾御能力不上去吗?

四、关注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感悟”和“体验”这两大概念,语文老师在执教时也常思考这两个概念。那到底在什么前提、什么情况、什么时候、如何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自读课文,一遍刚粗粗地读完,有些句子、段落还没读畅通,老师就急着组织学生交流读后收获了:你读懂了什么啊?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啊?试问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有真情实感的交流吗?会有与文碰撞与灵魂会晤的思想火花吗?答案肯定是不会。有的只能是顺应、猜测老师答案的假感悟假心得。还有老师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强调哪个词读重音读响亮读出感叹的语气,这样的读书会能进入学生的头脑吗?过眼云烟罢了。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要真切,感悟要个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唯有依靠多读书、勤思考,要理解文本,走进文本,触摸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做安排,搭桥铺路。

教学片段中,为了读好“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这一句话,执教者就做足了功夫,铺设了很多台阶。从联系生活到想象画面到总结成词,一步步活化了台风,也引出了孩子对台风的真实情感。我想最后的感情朗读,即使老师一字不说,学生也会读得入木三分的。

“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细节就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滴水,万倾波涛里一朵优美的浪花,华美乐章中一个跳跃的音符,欣赏它,把玩它,让它引领我们在有效教学的海洋里劈波斩浪,让它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如诗童话。

【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跟踪台风卫星教学反思

2.《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

3.跟踪台风的卫星教案及反思

4.《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范文

5.《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文教学反思

6.童话《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反思

7.《跟踪台风的卫星》的教学反思

8.有关《跟踪台风的卫星》的教学反思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