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时间:2024-04-23  字数:11900字  手机阅读

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石武客专车间不断创新改革车间管理和设备维修模式,更有效地卡控好高铁电务设备安全。明确“严检慎修、多测细修、重在分析”的指导思想,按照高标准的管理、高标准的队伍建设、高标准的设备、高标准的标准站“四高”要求,进一步加强高铁电务车间安全管理。

1探索车间管理新模式

1.1积极探索实践车间干部分工新模式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开通到2013年12月,石武客专车间采取由一个副主任带领工长(副工长)管理一个工区的模式,副主任休班时由技术员替班,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副主任日常工作生活都与该工区职工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以更多地检查指导工区的天窗作业和工区管理,也使干部职工更加团结,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弊端是管内三个工区的维修标准、管理标准不太统一,有时会造成一些工作的执行效果参差不齐。

2014年1~10月,重新调整车间副主任分工,设主管维修副主任、主管施工联锁副主任、主管安全质检副主任,副主任休班时由技术员替班,确保管内3个车站24小时都有包保干部。每月计表时由主管维修副主任到管内3个工区现场指导职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备检修。每月的I级维修、I级施工和年度联锁试验天窗作业,都由主管施工联锁副主任组织人员到有I级天窗的工区进行作业。每月由主管安全质检的副主任带队到3个班组进行月度验收考核,并于月底前汇总分析整个车间当月的安全情况和设备质量情况,在车间安全分析会和月度生产会上给车间干部、工长进行传达,更好地指导车间下月的安全生产工作。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副主任明确分工,各管一摊,能够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提升每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统一标准。弊端是副主任经常要坐车往返于3个现场工区之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导致天窗作业之后休息时间不够,又要赶到另一个工区,有时还无法满足对工区的24小时包保和故障处理应急保障,埋下安全隐患。

2014年11月至今,开始实行副主任属地化管理,高邑西站、邢台东站、邯郸东站各设一个维修副主任长期驻守在工区,负责该工区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修工作,并增设一个综合副主任,负责整个车间的技术、联锁、职教、安全、质检等工作,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维修副主任可以集中精力指导所在工区的天窗作业和工区管理,减少了往返乘车的时间,又有综合副主任把关管内三个工区的维修标准、管理标准协调统一,确保整个车间的管理达到稳定并且有序可控。

1.2加强高铁职工队伍建设

由于高铁维修长期夜间天窗作业,要求职工必须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所以高铁职工往往都比较年轻,年龄太大的职工很难适应高铁长期夜间作业的要求,因此很多高铁电务职工工作年限不长,工作经验相对就会较差,高铁电务技术日新月异,上道的电务设备往往都使用了电务最前沿的技术,必须要有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电务维修队伍,解决职工年轻和高铁对职工要求高标准之间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加大对高铁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对发生设备问题后的快速处理能力。以典型设备故障、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先进仪表使用为重点,定期对车间副主任、工长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再由副主任和工长到工区对全体职工进行传授,以点带面做好高铁技术的学习。

1.3提高设备质量

进一步修订高铁电务设备的电气特性测试内容、周期和测试方法,统一规范电气特性书写格式,规范高铁电气特性测试管理;继续加大“包检计分”力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促进高铁设备维护质量。

1.4做好高铁检查督导工作

规范段、车间、班组三级验收制度,认真开展班组月度自验、车间月度验收及高速科组织的季度验收,并组织开展班组互验、车间互验,全面掌握高铁设备的运用状态,及时发现和克服设备存在的问题。

1.5加强高铁作业安全控制

高速铁路上线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仪表等必须有反光标记,并对所有工器具进行编号,上下道按规定清点人员、物料,绝对不允许有工器具遗留在现场,严格做好防吸打工作。

1.6加强检修管理

为确保检修质量,特别是一些关键设备和维修周期较长的设备,如区间设备的检修,必须采取生产组织上移,由车间集中组织,车间干部带队完成。

2创新设备维修模式

2.1实行道岔分级管理

按照段、车间、班组、包检人负责制度,分为道岔四级管理等级。

每周由各工区包检人向工长提出道岔设备存在的病害,由工长对包检人提报道岔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填写“道岔四级管理周统计表”上报车间。车间主管副主任对管内道岔分类情况进行审核把关,确认道岔分级是否合理,汇总确认后报车间主任。

对于被列为Ⅱ级管理的道岔,工区工长要积极组织于三日内解决道岔存在的病害,需工务部门配合处理的病害,要于当日下发《工电配合作业通知单》,并积极协调处理。三日内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汇报车间主管副主任,提升该道岔卡控级别。

对于被列入Ⅲ级管理的道岔,车间主管副主任要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于七日内处理存在的病害,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汇报高速技术科,提升道岔卡控级别。对于被列入Ⅳ级管理的道岔,车间主任、高速技术科维修主管要及时组织协调道岔病害处理所需的配件及材料,需工务道岔组配合整治的道岔病害,要积极联系相关工务段配合处理。原则上要在七天内处理好道岔存在的病害,确实协调处理不了的较复杂的道岔病害,列入电务段安全问题库,由段组织进行攻关处理。

2.2建立道岔预防维修

将道岔检修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大(中)修(段)、年整治(车间)、集中检修(班组)和日常养护(包检人)四个修程。

一级修:大(中)修项目由段高速科组织实施,车间配合完成,主管段长参加。

二级修:年度道岔集中整治,周期为半年,每年3、4月和9、10月,由车间主任组织成立专项整治小组,结合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工作,按照整治计划对管内每组道岔进行记名式整治。高速科主管科长参加。

三级修:道岔集中检修工作,周期为两个月,由班组长组织,采取关键项点跟班作业形式,由包检人负责记名式完成,副主任及车间干部参加。

四级修:日常养护工作由设备包检人负责完成,班组长指导并进行抽查复验。

2.3制定特殊道岔修程修制

道岔设备(含密贴检查器)日常巡检周期:正线每5天一次,侧线每10天1次;车间、工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关键道岔(使用少影响范围大的道岔)及重点道岔(侧进弯出径路上的道岔)每2日一次。道岔设备(含密贴检查器)集中检修周期为每2月一次(单月检修单号道岔,双月检修双号道岔);关键道岔每月一次。

2.4电气特性测试分析分级监控

将电气特性测试分析工作分级管理,按照段、车间、班组分为三级监控,细化监控项目和内容,并针对分析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故障应急处理的思路和依据。加强集中监测道岔功率曲线、电流曲线以及缺口监测的查看分析,通过集中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充分利用集中监测数据指导维修、监督作业落实情况。

3结语

以上是对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当前,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度也代表着对技术、质量和管理的更高要求,高铁的维护必须以科学的标准为依托,优化管理,掌握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维修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高铁事业蓬勃发展。

【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考论文

3.治理小金库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4.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践及思考论文

5.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6.深化疗养服务意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7.关于初一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8.养成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