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5  字数:5300字  手机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承天寺夜游初二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疏通文章大意

领略充满诗意的月色和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点:

掌握诗人描写月色的方法

理解诗人的心境

一、导语

古人描写月色有一句很有名的诗:月光如水水如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是如何描习月色的。

二、简介作者、背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写本文时苏轼因“乌台诗案”再贬为有名无实的黄州团练副使已经四年。

三、听录音

四、齐读课文

五、根据重要字词疏通课文

户欣然相与步庭念遂寻但闲人耳

六、讨论

1、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2、在这样的境界里诗人的心境如何?

3、诗人称自己为“闲人”,哪些语句体现他的“闲”?

4、揣摩诗人自称“闲人”的含义。

七、作业

写一篇描写月色的小短文

《记承天寺夜游》古文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填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5)庭下如积水空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⑴月色入户()

⑵盖竹柏影也()

(3)念无与为乐者()

(4)相与步于中庭()

(5)怀民亦未寝()

(6)欣然起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6、《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2分)

7、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记承天寺夜游初二上册语文教案2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味语言,赏析意境。

3、读懂苏轼,感悟哲理。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2、译读课文,积累词语并理解文意。

3、品读课文,赏析文章意境。

4、背读课文,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检查预习

1、生字词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2、作者简介:(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苏东坡(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美誉。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