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时间:2024-05-03  字数:12200字  手机阅读

精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4. 感受诗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亲人朋友分别的经历?分别时心情怎样?

2、是啊,分别是伤感的,可是伟大诗人王维为了去京城学习,考取功名,17岁就离开了家乡,告别了亲人。他在京城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3、齐读课题。

二、理解题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

(1)理解“九月九日”

(2)理解“忆”

(3)理解“山东”

2、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过渡:是啊,作者在重阳节这天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那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感受王维的思念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

2、这首诗感情真切,是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名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学习全诗。听清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能给生字找个朋友。

(2)想一想,从哪些诗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

3、交流

(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齐读)

(2)指名给生字找朋友。齐读

(3)生字躲在了诗句中,你们还会读吗?齐读古诗。

四、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你觉得哪句诗可以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指多名学生读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大家都说这句可以看出王维的思乡之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桌讨论一下。

(2)指名说。

(3) 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那么,同学们,除了重阳节可以称为佳节,还有哪些节日可以称为佳节呢?那不是佳节的时候,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倍”是什么意思?

(4)是啊,每当遇到美好节日的时候,诗人就更加思念亲人,可见诗人平时也————,

(5) 谁能把这种浓厚的思念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

(6) 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句意让学生说。)

(7)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怎么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呢?(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过渡:(填空:因为诗人—— ,所以诗人平时——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2、教学三、四行

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同桌讨论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2) 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 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 点拨: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无华,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这首诗,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② 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你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

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有的说寄贺卡……

教师肯定了学生提出的方式,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谈时巧妙地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生:(打电话)您好!外婆,重阳节到了,我很想念您。您的身体好吗?外婆,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写得特别好,我把它送给您,“每逢佳节倍思亲”,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生:(扮外婆)好外甥,谢谢你的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说得好。外婆也想念你啊,等放假了外婆来接你啊!祝你学习进步啊!再见!(掌声热烈)

生:(写信)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

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别人家都欢天喜地过节,我特别想念您!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也祝您学习进步!

师:(深情地说)大家谈得真好。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亲人——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

1、学生交流。(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 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

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学生说了很多方法。)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篇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简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精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相关文章:

1.精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4.教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范本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人教版

9.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