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唐诗鉴赏《弹琴》

时间:2024-03-28  字数:5200字  手机阅读

刘长卿唐诗鉴赏《弹琴》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小传】: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终随州刺据《全唐诗话》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诗多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以五言著称,有《刘随州集》。

【注释】:

泠泠:形容声音的清越悦耳。

七弦:七弦琴,俗称古琴,琴面张弦七根。始于周代,定型于汉代。

松风寒:既以风入松林之凄寒比喻七弦琴声之清越,又指琴曲《风入松》。

【赏析】:

本诗比喻诗人推崇古代良好的风尚,慨叹而今却无人称赏。从弹古调而引起对时俗的感慨。既叹知音稀少,又感平生失意是因为不合时宜,和前面秦韬玉的"谁爱风流离格调"有相似感。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诗题一作“听弹琴”(《刘随州集》)。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

【刘长卿唐诗鉴赏《弹琴》】相关文章:

1.《听弹琴》刘长卿唐诗鉴赏

2.刘长卿唐诗《弹琴》

3.《听弹琴》唐诗鉴赏

4.《弹琴》刘长卿

5.弹琴 刘长卿

6.刘长卿:弹琴

7.刘长卿《弹琴》

8.刘长卿 弹琴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