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经典句子赏析

时间:2024-05-10  字数:7100字  手机阅读

《陋室铭》经典句子赏析

导语:《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经典句子赏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析:开头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仙之于山,龙之与水,定不陋也。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以不高之山和不深之水类比“陋室”,很贴切。高与不高是山自有的性质,水深与不深是水自有的性质。居室的“偏”和“僻”不是居室自有的性质。所以,如果把陋室之陋讲做“隐”或是“僻”,于物类比不畅--室的“偏僻”与山的“不高”,水的“不深”似隔一层。

2.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这一段写了陋室环境,室中人和室中事。写出了陋室环境优美、清幽、宁静的特点;写室中人时,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有”“无”对举,虚实相映,由交往人物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写室中事时,前两句正面实写,可见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一、三句相照应,二、四句相照应,一正一反,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析: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最后截取孔子的言语,紧扣题目,以反问做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画龙点睛。从文中内容看,“陋”也不见有“简陋、狭小”义。此“陋室”所处的自然环境具体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强调的是此处少有人来,与乡村景色一致(即不在喧闹、繁华的都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突出的是“幽僻”“宁静”:远离了市廛歌声,不见了公文往还。“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处比附,意在强调其“隐”其“僻”,不为人知。

陋室简介

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陋室东街。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明代正德十年(1515)和州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可惜后来俱遭兵燹,惟刘禹锡《陋室铭》流传千载其高尚的情操.优雅的文辞,像山间的清泉,滋养着民族的心灵。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