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03  字数:4600字  手机阅读

《那树》教学反思8篇

范例一

这篇散文写了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用形象打动人心。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教学本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另外,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最后,我用田震一首《好大一棵树》歌结束本节课,在歌词中再次感受那树的精神魅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总的来说,整节课效果不错,但是,课后我再仔细斟酌,发现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 就是品味与欣赏这个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文中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 句子,比如“绿着生,绿着死”“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等,这些平淡语言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可以感受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宝贵的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这些对培养学生对散文的语感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个环节我没有很好的把握,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句子,学生自己很少有能够自己去发现和品味的,而是我是赶着学生发现的,或是我代替学生发现的。

第二,教师的点评不到位。

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再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现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我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现是精彩的,我的点评却显得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现。课后,我想,教师的点评是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发展:延伸式的点评;问题式的点评;归纳式的点评;指摘式的点评。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这方面的学习和钻研。

这次讲课,使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一节课,百样讲,但学生的接受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他们想学的,使学生对语文学科提高兴趣,每节课、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范例二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思维能力,对人生有一定的独特见解。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阅读作品易停留在表面,很难体会到文字背后深邃的哲思。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美和深邃内涵,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

本课教学其亮点表现在:

①重视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很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品味语言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这一构思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③无论是从学习方式、课堂气氛、理解深度,还是从个性张扬来看,“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既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教学阶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洁有效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其发言也甚是精彩。

④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赏析重点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

范例三

《那树》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赏析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注意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用三个关键词语贯穿全文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三个词语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暗示了“那树”早期、近期和现实的命运,“佝偻”是早期“那树”留给人们的容貌,“引颈受戮”是近期“那树”悲惨命运的写照,“周道如砥”是现时“那树 ”的灰飞烟灭,选择这三个关键词由理解它们的语境义入手,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完善那树的形象,课堂结构清晰,流畅。本文的主题是重点引导学生对都市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矛盾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在理解“周道如砥”这个词时可以在第三个问题前这样增设这样两个问题:人类追求“周道如砥”有没有错?为了达到“周道如砥”的目的杀死了“那树”值不值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个词基本上都是由理解语境义入手进而生发出一系列问题,显得程式化,可以尝试着二三两个词让学生自己提问,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自问自答自评,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贵多思,学贵多问。

但仔细想想,本课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例如: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读好文本。 读好文本是对话的基础。通读文本,并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有效的阅读。而本节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我只给了学生四分钟的默读时间,在这四分钟里,学生要读完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还要勾画和批注,外加思考,这怎么让他们去感知大树的形象呢?难怪学生发言不够踊跃了,而在后来追加的课堂中,学生还是能够说出来的呀。同样在“品读体会”环节中,也是为了节约时间,我范读过文章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交流听读体会环节,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发言的时候,只有感受,但却不知道怎么来的。这一感受是我通过诵读强加给他们的,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此时若能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品读,自己思考,我想想他们一定也能分析出来。

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新课程也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我早已认同了这种观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去贯彻落实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总是想着要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因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意识地去控制时间。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发现,也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发言,更没有给他们充分的信任,而是急急地把答案就给他们了。我没有意识到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课堂教学是要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培养他们的一些习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老师要带领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然后看学生在学习这个例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少。我想在本节课中,我有些本末倒置了,我成了主角,而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

总而言之,设计很美,可实施起来比较难,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学之路就是努力把用心的设计尽可能付诸实施,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课堂的效果会更趋向完美。

范例四

通过充分的备课和制作精美的课件,我信心十足的展示了《那树》的教学过程,讲过课之后,和同事们共同讨论,这时我才发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是我从来都没有考虑到的。

有的同事说导语有些短,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跟着的字词检查更使学生的注意力松弛;学习目标在大屏幕上展示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认真朗读和思考,有些流于形式,尤其是第二个目标,2、过程与方法:

(1)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悟这一难关。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意蕴。

(2)倡导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快乐学习,尊重阅读个性。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本次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课上仅仅进行了范读、速读、指名朗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在学生自主、个性阅读这个方面受时间限制发挥得不够。

对于学生回答的有些答案我没有给予明确的肯定或否定,例如“倒霉的一棵树”这不符合答题的`要求,这只是提到树的命运而非品质,我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蚂蚁和树告别时的对话,作为蚂蚁一方的同学根本没有同情的感觉,而是定格在表演,说明学生没有做到人文对话,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达到感动学生内心世界的效果。

“你是交通专家你会如何做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一个深入的探讨。

根据同事们提出的意见,我做的修改有:1、学生朗读时,我加强了朗读指导。(缓慢、沉重的语气及重音)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个性阅读,给够学生表达的时间。3、把语文教学进行延伸,课后作业改在课上来完成,并要求学生联系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谈感受,提对策,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每上完一堂课,回头反思,总会发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每次反思,都会有一些收获。

范例五《那树》是台湾当代作家王鼎钧的一篇优美散文,它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了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

在教学设想中,我确定了二个教学目标:一是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二是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主要从两个教学片断入手,分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提了以下四个思考题让学生自由朗读后小组探讨:

(1)那树有什么特点和品质?

(2)找出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句子(品味)。

(3)找出伐木工人砍伐那树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4 )充分发挥想像力,想像蚂蚁和大树告别时会互相说些什么?然后,又设计了一个开放式探讨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你周边的自然环境有负面影响吗?如果有,你有解决的对策吗?

反思自己本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由朗读与小组探讨问题时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各抒己见,特别是“蚂蚁与树的对话”更是被学生演绎得生动感人,谈家乡的环境问题时孩子们严肃认真,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小公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但是,我感觉自己这堂课还不是很成功,预定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如愿完美地实现。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引导学生品读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果能多用一些时间细化就更好。学生所获会更多,更深。我在这一环节只是断章摘句,蜻蜓点水式地寻找美点,理解作者情感,课程标准提出的“审美乐趣”产生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而不应孤立在某一点上。

范例六本课的教学,一方面要把它当作语文教材来学习,要很好地掌握文章涉及的基础知识,例如字词的识记与运用,篇章的结构与安排,语言的生动与抒情等等,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本文当作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科书来学习。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到底该怎样与发展极缓的自然相处呢?在自然面前,人类有时是劫掠者,有时又是自然的奴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带来学生的深刻的思索,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等。

范例七

今天走进的王鼎钧所写的《那树》,地点是在多媒体教室。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想用一句话来写这堂课:非常出色的教学设计,比较沉闷的课堂气氛。

之所以说设计比较出色,是因为整个教学流程浑然一体,从导入到研读再到探究到最后的拓展延伸,一气呵成,尤其是过渡更是衔接得天衣无缝,极为自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感情由平静到激昂到理智,情绪能很好地感染学生,这得益于情境的有效的营造,如导入的MP3《好大一棵树》,配乐朗读,关于中国建国初期因为强权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图片……这些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深深感染了我自己,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情感氛围相当浓;教学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贯彻也较为到位,包括对树形象的把握及人类各种行为的点评。

之所以说沉闷的课堂气氛,是因为在教学的拓展这一环节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即对人类破坏古代文明等更多行为没有拓展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在“你对安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有可建议”也没有让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使后来的气氛没有被激发出来。

范例八

①重视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朗读方法的指导很有必要,也很到位。不然的话,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就不那么顺利,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入,也就更不可能个性化、多角度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②品味语言是这节课的主旋律,这一构思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落脚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③无论是从学习方式、课堂气氛、理解深度,还是从个性张扬来看,“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既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教学阶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洁有效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其发言也甚是精彩。

④由整体把握转移到品读重点段落,教学的层次感很强。赏析重点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

【《那树》教学反思8篇】相关文章:

1.有关《那树》的教学反思

2.《那树》教学反思范文

3.有关《那树》教学反思推荐

4.《那树》教学设计

5.教学设计《那树》

6.那树 教学设计

7.那树教学设计

8.关于那树的教学设计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