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佐不辱命》诗词鉴赏

时间:2024-03-29  字数:14500字  手机阅读

《齐国佐不辱命》诗词鉴赏

齐国佐不辱命(选自《左传·成公二年》) 【原文 】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①。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②。“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③。”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④?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⑤。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⑥?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⑦。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敷政优优,百禄是遒。’⑧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⑨。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⑩。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11}。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12}”

【注释】 ①从:追击。丘舆、马陉:皆齐地名。

②赂:贿赂。纪甗(yǎn):甑一类器具,蒸煮两用。此“纪甗”可能是灭纪国所得。

③萧同叔子:齐顷公母亲。尽东其亩:使田间道路全都东西向。按:晋在齐东边,道路东西向有利于晋国车马进入齐境。

④无乃:只怕是。德类:树德于同类,指在诸侯中树立孝的榜样。

⑤疆:划分田界。理:治理田沟。该句意为先王划界治沟是根据地形而定,以便发挥其有利条件。

⑥戎车:兵车。

⑦霸:与“王”对言,王指掌管天下者,霸指拥戴共主者。济同欲:成全、满足共同愿望。勤:忧劳。以役王命:为王命效力。

⑧引自《商颂·长发》,即言施政宽和,将获百福。敷政:施政。优优:宽和。禄:福。遒:聚。

⑨子:即邵克。辱于敝邑:辱没自己光临鄙国。不腆(tiǎn):不丰,不多。赋:兵。该句是当时准备迎战的外交语言。

⑩震:威。挠败:失败,古亦写作“挠北”,见《吕氏春秋·忠廉》及《淮南子·兵略训》。挠,通“桡”。徼(jiāo):求。泯(mǐn):灭。

{11}余烬:灰烬,比喻残兵败将。背城借一:出城决一死战。背城,背对城,即出城。

{12}以上两句是说:齐国幸而战胜也听命于晋,更何况不幸战败呢。唯命是听:唯听命,指听任晋国处置。

【鉴赏】 本文记述的是齐晋鞌之战(齐战败)后,齐国大夫国佐(即文中的`宾媚人,又称国武子)出使晋国以求和的外交辞令。一开篇,文章便交代了谈判形势,齐侯指示“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定下了和谈基调。而此时,晋国以战胜国的姿态,咄咄逼人,所提出的两项媾和条件更是十分苛刻:以萧同叔子为人质,同时要齐国铲平境内的陇埂沟渠,改为东西向(以便于晋国兵车长驱直入),实际等于拒绝与齐和谈。双方严重对立的形势,给宾媚人完成和谈使命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作为战败国的使者,宾媚人深知,要达到既定的不辱使命的和谈目标,其关键就在于推翻晋提出的两个条件。因此,他便借托“王命”逐个进行驳斥,显得大义凛然,最后转述国君的意思,隐含若和谈不成便不顾一切决一死战的决心,更显得不亢不卑,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整篇说词全无乞怜之态,倒多凛然之气。而且,其应对之言充分体现了《左传》外交辞令的基本特点:以礼为先,不管如何唇枪舌剑,也决不会恼怒失礼。本篇无疑又是对《左传》“善于行人辞令之美”这一特色的完美展露。

■妙评 先驳晋人质母、东亩二语,屡称王命以折之,如山压卵,已令气沮。后总结之,又再翻起,将寡君之命从使臣口中婉转发挥,既不唐突,复不肯乞哀,即无鲁、卫之请,晋能悍然不应乎?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二

【《齐国佐不辱命》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1.齐国小偷退兵寓言故事

2.《佐茶的鱼》阅读答案

3.古代寓言《不禽不兽》

4.张佐治遇蛙课文翻译

5.《读书佐酒 》的阅读答案

6.君臣佐使的散文

7.不禽不兽阅读答案

8.不狂不傲不青春诗歌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