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9  字数:37800字  手机阅读

【热门】说课稿范文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油菜花开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一课。本课布置了三个活动:观察一棵油菜;观察一朵油菜花;观察一棵油菜的花。从这三个活动内容的布置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是依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来设计的,内容由表和里,由浅入深。先观察一棵油菜,然后以最能吸引同学注意的“花”为研究载体,自然过渡到对油菜花的构造和生长过程的探究。本课内容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引子,又要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开花植物花的构造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点。

能力目标:能用解剖的方法辅助观察花的各局部组成和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能预测植物未来的生长。

情感目标:激发同学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同学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油菜花各局部的构造;难点:学会使用镊子解剖植物,了解油菜花各局部的名称。

四、教学战略

教法: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同学从内心想探究的活动,融入多种教学手段,让同学分组合作、大胆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同学的特征即兴发挥。

学法: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能运用的解剖的方法辅助观察;能用分类、总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掌握观察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揭示课题

为了让同学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我会用亲切的语言和同学交流春天的见闻;用美丽的图片吸引同学,让同学入情入境。我想:当同学眼前出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时,他们会被深深吸引,很想走进那一片片摇曳着的金黄,去欣赏、去观察那一朵朵盛开的油菜花。

(二)新课探究,凸现个性

这个过程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观察一棵油菜

这项活动主要是让同学了解油彩花的各个器官,内容相对简单,我采用了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1、看一看:我给同学出示一张油菜花的完整植株图片让他们观察,培养同学全面、有序的观察习惯。

2、说一说:经过仔细观察,让同学到屏幕前面,指着屏幕上的图片依次说明油菜花的各个器官,锻炼同学的胆量,增强同学的自信。

3、想一想:让同学再想想自身为什么能够区分油菜的各个器官。经过考虑,同学会发现他们的根据主要来源于对旧知的回忆。从而,让同学明白“温故知新”的道理。

活动二:观察一朵油菜花

这项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准备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1、选择讨论题目:围绕教材内容,我给同学设计了四个讨论题。分别是:想想用什么方法观察油菜花,为什么用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分类总结油菜花有几局部组成;识别油菜花各局部的名称;试着填写“油菜花观察记录表”。

2、实施讨论过程

(1)自学准备

在讨论开始之前,让同学针对题目独立考虑,进行分析判断,初步得出自身的结论。

(2)分组观察

依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全班同学分组,选出一名小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对讨论题目进行逐个讨论,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在讨论结束后,组长还要负责记录本组的观察结果。

老师在教科桌上给同学摆放好油菜花、放大镜、镊子等若干。同学在观察过程中需要什么,老师尽量提供什么,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还要相机引导,给同学指引一个正确的观察思路。当同学取走油菜花,告诉同学要珍惜这弱小的生命;当同学取走放大镜,问问他为什么要用这种工具;当同学取走镊子时,要教给同学正确使用的方法。然后在各组之间来回走动,可以点头、微笑示意,也可以加入他们的活动。当观察活动即将结束时,再给每组提供一张“油彩花观察记录表”,通过看表中列举的五项内容,来提示同学用多种方法和感官进行观察,同学可以试着填写。

(3)集中讨论

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讨论,各小组长汇报观察讨论的情况。由于观察过程中,方法和态度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可以和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充沛发挥组长的作用,让他们用争辩的方式,组际之间互评,达到充沛交流的目的。我觉得当同学一各个各抒己见、据理力争时,正是知识深化、细化、内化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老师需要做的不是体现自身的权威身份,而是应把课堂交给同学,以维护同学争论的积极性和耐久性。

(4)教师小结

我首先对讨论题目进行小结,用图片展示油菜花的构造组成,通过看图片同学能够更直观、立体地认识油菜花的构造,使知识点掌握更教牢固,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然后,从油菜花的构造特点,笼统概括出“十字花科”概念的认识,这个内容也通过图片来展示,同学可以边看油菜花图案,边阅读“十字花科”植物的特点,通过对照同学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最后还须充沛肯定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增强同学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

活动三: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为了让同学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我先给同学播放一段关于油菜花的录像资料,让同学的精神得到适当的调节。这段录象在教学中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达到提高同学注意力的目的,我准备采取“问题抢答”的竞赛方式。

1、收集问题:让同学自由阅读“活动三”的内容,看看教材中提出了什么问题,自身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同学将这些问题用纸条的形式送给我,目的是保密。我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为竞赛做好准备。

2、进行竞赛:将男女同学自然分成竞赛双方,我来出题,同学抢答,调动同学热情,活跃同学思维。此时,同学的答案可能还很有创意,比方在推测花蕾未来变化时,用了画画的方式,省去了许多繁琐的语言,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新颖而且有创意。对于这样的同学,一定要给予高度赞扬,使同学的心情更加振奋。竞赛结束时,会有胜负之分,这时还需要和时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胜不骄,败不馁”,学会正视胜利和失败。

(三)教师点评,深化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对开花植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学会了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研究植物,但是科学探究的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细致严谨的探索精神;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还要加强欣赏他人、快乐自身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拓展知识,延伸思维

为了让同学在巩固已学知识基础上,将知识范围延伸到了课外生活中。我准备设立了一个“十字花科报名处”,让同学在课下寻找十字花科的其他植物,利用课余时间,扮演其中的一种到我这里报名,介绍这种植物的特点。对于表示突出的同学,赠送一张“十字花科”植物的精美图片,作为鼓励。

六、教学评价

在这节课的说课稿中,我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实际,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联系性。站在育人的角度,尽量做到尊重和逾越教材的和谐统一,重视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发明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特色。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又采取同学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的多种评价方式,达到增强同学探究兴趣的目的。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节课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上的信息。Internet信息的检索与下载,是现代信息社会人们最需要掌握的技能。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为internet 信息的检索与下载,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从网络中检索到了所需的资料,可以利用下载把这些资料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所以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下载是收集网络资源的主要方法,下载的内容可以是网址、网页、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一引起软件。对于下载的资料,我们要经过筛选 和分类保存在计算机中。本节创设情境以鄠邑区文化这一主线展开,学生分组完成鄠邑区自然风景、民俗风情、民间艺术、风味小吃、诗词、宗教等资源的下载。通过体验和感悟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信息下载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网络信息的检索与下载的兴趣,让学生领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小组组协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高中技术教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从网络上获取需要的信息,但是对如何把网络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并不太清楚,本节课就是在学生能从网络上检索到所需信息的基础上,创设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要注意营造合作交流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原则。由于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信息的下载的方法, 提高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协作学习,在在高效检索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多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合法的下载网上信息资源,能够对下载的资源进行判别筛选及整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信息的下载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文字下载;下载信息的鉴别与整理

五、【教法分析】

讲授法:主要用于不同信息资源的下载及如何对下载的资源进行判别筛选及整理等新知识的传授。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载体,把分散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任务引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提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演示法:主要用于规范操作步骤,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学法分析】

1、讨论法:主要用于分析任务,使学生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可以开阔思路,增长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小组协作学习法:交流协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自主探究法:通过质疑,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

1、多媒体网络微机室 提供学习环境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2、局域网广播控制系统 教学演示和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多媒体教学课件 展示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任务、操作步骤、课堂小结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PPT展示多媒体作品《鄠邑印象——文化之旅》,让学生下载家乡自然风景、美食、艺术、人文宗教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源,为制作画乡宣传画册做准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要下载的信息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学习小组。

2、 师生互动 做好准备

学生阅读教材学习:1、下载前如何甄别筛选信息?2、如何保存信息?要求学生建好文件夹,先做好信息下载前的准备工作。

3、教师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演示文字、图片、歌曲的下载,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克服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畏惧心理。

4、任务驱动 探索新知

让学生检索相关主题的信息,完成下列任务。对下载的文件进行重新命名,并分类存放在计算机中。

(1)收藏网页;(2)下载网页;(3)下载一段文;(4)下载一张图片;(5)下载一首歌曲;(6)下载一段视频。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通过任务驱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尝试、观察辨析、合作探究,运用教、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各种类型信息资源下载的方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5、汇报交流 巩固加深

邀请同组同学互相讨论自己的收获, 看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促进学生互相学习;请学生演示下载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其他同学和教师根据汇报和演示做适当的质疑和点评,教师通过学生示范来检查学习效果,强调在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锻炼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6、点拨拓展 引申悬念

让尝试用下载并安装一款下载软件,用下载软件下载PC版微信软件,并安装,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尝试下载其它信息资源的方法,让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7、小结回顾 系统梳理

让学生自主归纳网上信息下载的方法是对整堂课的一次梳理。通过PPT课件展示进一步复习、巩固、深化本节学习内容。

九、【教学评价】

教师在学生学习交流讨论,回答问题过程给学生及时、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生示范演示时,其他同学和教师根据汇报和演示做适当的质疑和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扬长避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十、【教学反思】

一、亮点

1、教学任务选择下载反映家乡文化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参与程度。

2、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对下载资料的鉴别与整理调整在信息下载前,有利于学生高效的下载和保存信息。

3、教学形式多样,教师采用讲练结合、小组协作、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4、紧紧围绕课堂的重点、难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实践操作中“动”起来,有事做;每组任命一个学生为“小专家”,指导本组同学学习。“小专家”的具体指导还使得同学间相处更融洽,课后还可以不断讨论、交流。而且在“小专家”们的“点”指导下,老师注意巡视这些同学“面”的情况,达到点、线、面结合,以点带线提高全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教师在巡视中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共性问题教师给予点拨,个别问题组长帮忙解决。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困惑,用以前的知识帮助他们产生联想,帮助学生越过知识瓶颈,效果较好。

5、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制作了自学课件作为学习指导,通过师生帮助、教学课件帮助,评价鼓励等教学手段,激励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比较感兴趣,积极性较高,也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互助;从学习效果来看,任务达成率比较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协作学习,弥补了学生之间因知识水平差距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困难;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从完成教学任务来看,完全达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要求,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6、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及时点评,对于完成速度快和有创新的作法进行展示,及时表扬,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二、不足

1、小组协作环节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协作学习,部分小组的成员在遇到问题时,不敢向其他同学求助,影响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小组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2、教师点评环节不能面面俱到。 本节课很多操作都有所创新,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让部分学生进行展示。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面积的含义”它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完成课本P74—77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后面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试一试,一个想想做做。例题一,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课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面积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从而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例题二,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即用相同的单位直接计量。安排的试一试,要求学生分别比较给出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和自己画出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安排的想想做做主要以感知面积的含义、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为主,为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探索有关的面积计算公式作一些孕伏。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2、在体验面积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在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和探索兴趣。

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下面就分三个教学环节说说我主要的教学程序。

第一个教学环节:物体表面的面积及大小

1、组织活动,感知面积

首先借助媒体出示教室一角,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教师用尺划过的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让学生体会物体有面。接着引导学生比一比: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体会面有它确定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借助媒体出示: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让学生听教师读一读,组织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复述其中的意思,体会面积的含义。

我通过创设学生的看、比、听、想四个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首次感知,接触面积,体会面积含义。

2、摸摸比比,体会面积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组织学生分别独立摸一摸课桌面和椅子面,同桌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仿照: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课桌面的面积”,“椅子面的面积”的理解,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其中两个面的面积大小,通过摸、比,采用充分让学生说的方法,帮助进一步体会面积含义。

3、说一说,认识面积

组织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他们的大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在小组里,班级里,充分发言,反馈学生对面积的初步认识,更大范围里体会面积含义。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以提升对面积含义的认识。突出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

这环节,我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放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初步形成对面积含义的认识。为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大小奠定基础。

第二个教学环节:平面图形的面积及大小

1、迁移知识,认识图形面积

给学生提供例2中的两个图形,组织同桌讨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摸一摸,体会图形的面积。

2、探索交流,比较图形面积

根据学生手中的例2两个图形,启发学生思维: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组织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里先进行观察,动手实践,独立探究比较方法,再引导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比较方法和结果,最后借助媒体交流反馈学生的比较方法,突出重叠法和用纸条去量的方法。为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做伏笔。

3、组织练习,巩固面积比较

首先给学生提供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先让学生目测: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培养估计能力,接着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全班交流,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突出重叠法,用纸条去量,用小正方体去摆,画小方格等方法,在让学生比较其可行性之后,突出用相同的单位直接去计量,最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图形面积是一样大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面图形,组织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图形的面积大,谁画的图形的面积小?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同桌比较交流,全班交流反馈,使学生认识到数方格也是一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这环节,我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完成想想做做 2、3

学生独立比一比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比的。其中第2题运用观察法可以直接比较,第3题使学生知道数方格也是比较面积大小的一种方法。在比较中体会面积含义,为后面探索面积的计算做铺垫。

第二层次: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4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通过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

第三层次:开放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5

借助媒体提供一幅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在相对复杂的和开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运用知识,巩固概念。

这环节,我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操作,交流,不断巩固,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启发学生运用不同手段和方法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把握面积的含义,并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面说课稿》是人教版-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人物风采”为主题展开。《一面说课稿》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感受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 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短暂的邂逅,但由于时间短暂,有时会形象模糊,有时会踪迹全无,而那留在记忆深处,往往都是人生的精华!那么今天,我们就用心感受一下,作者阿累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去倾听他向我们讲诉那异常珍贵的一面吧。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2、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 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

3、 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环节3研读赏析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出示鲁迅的照片,自己观察,对照课文的描写,对作者的描写作出评论。

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

环节4拓展延伸

探讨: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吗?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课后作业

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说课稿 篇5

一、简析教材

《言而有信》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诚信是金》的第二课时。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但是,在小学生中我们经常看到对自己的承诺不负责任的现象,我们还经常听到孩子们随便许下的诺言。因此,及时有效地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言而有信的良好品质,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言而有信是美德,言而有信的人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2、了解承诺的多种形式。

情感目标:

1、敬佩言而有信的人,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2、为自己言而有信的行为感到坦然,为自己失信于人的举动感到羞愧。

行为目标:

1、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要轻易向别人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2、从小事上落实自己的承诺,培养言而有信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守信无小事,好品质的形成是从一件件小事的落实开始的。

2、在实践自己的诺言时,一定会遇到困难,有时甚至会被别人误认为是“傻”。我们要知道:守信也是会付出代价的。每一次代价的付出都是一次良好品质形成的考验,是值得的。

突破方法:榜样引导法 情景渲染法

四、活动过程

本课的教学活动将分五步展开。

(一)感受郑重,感知“言而有信”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言而有信”的已有认知,恐怕仅仅局限于“说话要算数”吧!对于这种学情,我选择由学生最熟悉的承诺方式“拉钩”导入,同座位同学玩儿拉钩游戏,师生共同回忆拉钩儿歌:“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随着这首熟悉的儿歌而炽热起来。紧接着由教师提供一组图片:(“岗位承诺”、“商业信誉”、“政府承诺”、“现代信用货币”)通过观看这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除了我们平时的嬉戏玩耍以外,原来承诺还是庄严、慎重的。几张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直接从有限的生活经历过渡到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舞台,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化、社会化的特点。

(二)阅读故事,深化认知

借助刚刚获得的情感体验,由教师提供《宋庆龄与“食言而肥”》和《美丽的笑话》作为导读故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故事的启发意义,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关于“言而有信”的故事。教师在参与小组活动时,要提醒学生正、反面的故事对比着讲。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利用榜样的示范效应帮助学生形成钦佩言而有信人的情感,对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行为感到不满和气愤,初步立下愿意做一个言而有信人的志向。

(三)走进生活,指导行为

故事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也略显飘渺,要想学生真正认识“言而有信的益处”“言而无信的危害”,还是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切实关注他们的行为。

在这里,我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在他们中间经常发生的讨论题:

有一天,老师提议大家为班级做贡献,希望有同学能为班上捐献劳动工具,有很多同学马上向老师承诺:“明天我带!”小明居然对老师说:“我让我爸爸为班上捐一台吸尘器!”

第二天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履行诺言,大家都说:“忘了!”小明说:“我爸爸不同意!”

(讨论:他们的言行对吗?你有过这样的言行吗?)

这是一个大家经常会犯的,却没有人重视的错误。当读完题目后,不少学生会微微发笑,因为这个说话的孩子极有可能就是他。这样一句不足挂齿的许诺,竟然被老师当作典型材料郑重的请进课堂,还让大家分小组认真的讨论。此时不少的孩子可能在心里想:老师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一点儿呀!

对,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小题大做。就是要从这个不起眼儿的承诺中引导他们认识:承诺过别人的事一定要督促自己努力做到,在小事上失信于人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错误的放纵。在我们做不到的情况下,更不要轻易的向别人许下承诺。

当学生有了这些认知后,再给机会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夸耀自己的成功之时,做到了的孩子会很骄傲,非常有成就感。曾经有过一次或是两次失信于人行为的孩子会化自责为力量。不论是哪种情况,此时“言而有信光荣,言而无信可耻”的观念已经扎根在了他们心中,基本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四)设置情境,入境体会

这个环节的任务就是要突破难点,我认为只有把学生引入模拟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解决故事中问题,才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突破难点时,我选择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我设计了这样两个连锁情境:

情境(一):

9月27日,刘星、鼠标、键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帮那里的小朋友打扫卫生。三个人各在那儿结识了一个新朋友,六个人约定: 10月1日一起去游乐园狂欢。

9月30日晚上,刘星的妈妈回家后通知全家人,今晚收好行囊,明天全家参加“海南七日游。”接到妈妈的通知后,刘星为难极了。请你帮刘星做个决定,去海南还是去游乐园?

《家有儿女》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一部电视剧,刘星聪明、调皮、关键时候又不糊涂的性格让我选定他做主人公。设计让同学们帮刘星做决定这样一个问题,是想告诉每一个孩子,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诱惑,有着各种预设不了的变化,我们在履行自己的每一个承诺时,都会受到挑战和考验。在每一次的考验和挑战面前,我们的坚持和放弃,对于我们“言而有信”或是“言而无信”品质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境(二):

10月1日一早,刘星眼巴巴的看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去了海南。他孤单的坐在沙发上,开始给好友打电话。让他意外的是,鼠标一家去庐山旅游了,键盘家里待会儿有一位重要的客人要到,也去不了了。

愤怒的刘星独自去了福利院。在福利院门口,就看见三个新朋友正在焦急的等待着。看到这幅情景,刘星决定:三个一起带!

你觉得放弃了“海南游”的刘星傻吗?

这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有时你的坚持会让自己觉得看似不值得,这种观点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个情境案例来突破难点。以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能认可刘星带给了小朋友快乐。但是,他们对于鼠标和键盘的爽约不能原谅,因此极有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行为“值得”吗?在这里,就要在分析三个人行为的基础上,对孩子们进行指导: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言而有信”这种优良品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挫折,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五)小小心愿,践行守信

在突破了难点后,交流收集的关于“言而有信”的格言,从中选择一条或是自己创作一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高度,还在被刘星感动的孩子们,一定会有让我们惊喜的创作!

【【热门】说课稿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说课稿五篇

2.【热门】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3.《语法》说课稿范文五篇

4.【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九篇

5.【热门】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6.说课稿五篇

7.伤仲永说课稿五篇

8.【精品】说课稿五篇

9.说课稿汇总五篇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