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数学教学误区论文

时间:2024-05-02  字数:11200字  手机阅读

如何消除数学教学误区论文

  论文关键词:认知风格,数学教学,教学误区

论文摘要: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关注学生的两种认知风格,导致教学中存在两方面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二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不同认知风格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让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能按照自己能接受的模式得到领悟,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即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认知方式、冲动型认知方式与沉思型认知方式。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一般来说,在学科兴趣方面,场独立性者较倾向于喜欢自然科学,而场依存者则喜欢社会科学;在学科成绩上,场独立性者自然科学成绩好,社会科学成绩差;而场依存性者自然科学成绩差,社会科学成绩好;在学习策略上,场独立性者往往采用独立自觉学习,其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场依存性者则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其学习由外在动机支配;在教学偏好上,场独立性者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场依存性者则偏好结构严密的教学。学习、研究和掌握场独立性——依存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对教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要了解场独立性——依存性对教育的意义,首先要了解场独立性——依存性这两种认知风格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洪德厚教授曾经撰文,认为场独立性——依存性具有以下特点:

1、场依存性的人较难从复杂的背景中把一些因素分出来,所以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的影响;他们是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认识事物的,所以又称整体性知觉方式。场独立性的人善于进行知觉分析,能把所观察到的因素同背景区分开来,知觉较稳定,不易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又称为分析型知觉方式。

2、场依存性的.人在集体中往往能和睦相处,比较随和,在教育环境中,喜欢在集体中学习,容易被教师的表扬所激动,但是由于这类学生不善于做定向分析,因此他们常常需要教师的更加明确的讲授和指导。场独立性的人在同人接触中善于分析,善于从复杂的关系中理出头绪来,不受集体压力的影响,喜欢个人钻研、独立思考和学习。

3、场依存性的人偏爱社会科学,善于学好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由于他们对外部世界是开放的,因此他们就容易发展社会能力。他们的心理分化程度较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不显著。场独立性的人心理分化程度较高,大脑左右两侧功能高分化。

从上述对场独立性——依存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认知风格对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了。

一:分清定向,因材施教

布鲁姆的发现教学法对具有场独立性的学生比较匹配,因而是一种好方法;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法对具有场依存性的学生比较匹配,也是一种好方法,若是调换使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恐怕就难以称好了。认知风格的差异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场的定向,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偏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例如对于场依存型学生,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认识每单元知识系统的整体结构,理清知识要素间的纵横联系,尤其是隐藏在教材中的概念原理间、字词句段章间的联系规律,分清知识的主干与分支(层次结构);让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一题多解和一法多用,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独立地建立与发展认知结构,对知识要素比较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对于场独立型的学生,我们应当注意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发散性。即创设的问题情景要变式综合,随时揭示矛盾,随时引导场独立型学生解决矛盾,让问题情境中充满着矛盾,促使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反馈。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调动两种类型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两种类型学生自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自觉性,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与动机。

二:循序渐进,培优补差

对于场依存型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在发挥其优点的同时要培养其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首先应当让其明确问题目标,即明确应该达到什么终结状态,然后使学生明确:为了达到问题目标,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会失败。这样,通过目标的激励和目标强化,学生就能自觉地确定解题目标,订出解题计划,调节解题进程。也即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对场独立型学生,教师要注意把大问题分解,引导学生建构对具体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体系,建构目标体系应遵循“小步距”和层次性原则,即将问题解决分成有序的若干阶段,通过对若干阶段的目标构建以及目标实现,使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循序渐进,以便及时通过反馈来调控解题步骤或策略。使学生善于自我评价目标体系,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以便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以后的解题手段和策略。引导学生善于想象、联想和多反思、回顾。数学问题解决方案正确与否?能否找出另外更好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的迁移?通过总结、回顾和反思使个人的探究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在这种结合实际的最佳思维过程和最佳解题方案的不断探索和回顾反思中产生出新颖、独特和巩固性,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自我反省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开发。

三:确定定位,共同进步

除了分清学生场的定向,教师也要确定自己的定向,因为教师的场的定向会影响教学方式。场独立性的教师倾向于指导性的教学方式,以任务为定向;而场依存性的教师则倾向于非指导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定向。只有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场的定向,才有可能采取与学生的场的定向相匹配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尊重学生的场的定向,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目的,为提高教学效益奠定扎实的基础。

数学学习活动是有目的的知识探究活动,其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有价值的和有意义的思维后,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即是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真正做到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得到发展。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两种认知风格的特点,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