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之舞》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08  字数:3700字  手机阅读

《小鸡之舞》教学反思

在前往五指山市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组织了一堂奥尔夫音乐活动——《小鸡之舞》。在活动的设计中,我们秉着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感知音乐的理念,将这一首轻快、紧张的乐曲通过“小鸡吃虫——老鹰来了——小鸡吃虫”这一游戏的设计来呈现它的曲式结构及音乐情绪。

课前与孩子们的熟悉、互动时,发现孩子们在造型的模仿及创造方面经验较少。因此调整了教案,加入一个造型创造的环节,并在暖身活动就进行造型铺垫,为解决活动难点“听辨特定音效“打下基础。整个活动组织下来,有亮点也有遗憾,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二,欢迎指导。

活动亮点:

1、 整个活动设计把握住该年龄段孩子的现有能力。

从第一稿教案设计到今天呈现的活动,我们不断地试教、调整,再试教,再调整。最后完全颠覆了第一次的教案,而出现了今天活动的教案。从我园到五指山市机关园的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完成目标,可见活动的设计是成功的。

2、 目标凸显,游戏性强。

整个活动中,随着情境的推进,充分调动孩子的情绪反应——感受到A段的'愉悦和B的紧张。老鹰的出现时设计的“挠痒痒”将游戏推向高潮,让孩子们的紧张并期待情绪中完成。

3、 层层递进,解决难点

从暖身活动的造型游戏,到老师示范时的肢体暗示;从口令练习降低难度到配音乐游戏。一步一个提升引导孩子听辨特定音效,并创造木头人造型表现出来。从而解决了难点。

不足:

1、由于孩子们的坐位是圆形,要求传递虫虫时,老师的指导语:请伸出你的右手,指指你右边的朋友。孩子们不能准切表达。

调整策略:每位孩子右手带一个小鸡腕偶,直观暗示传递的方向。

2、两拍传递的动作练习需加强。

调整策略:多次练习,让孩子形成2拍传递的肢体动作惯性。

3、木头人造型刺激不够。

调整策略:老师在评价时引导幼儿做简单的观察模仿,更好地刺激孩子的创造。

【《小鸡之舞》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小鸡之舞教案及反思

2.小班音乐鞋匠之舞教学反思

3.小鸡出壳教学反思

4.小鸡和小鸭教学反思

5.《小鸡的一家》教学反思

6.小班小鸡捉虫子教学反思

7.《聪明的小鸡》教学反思

8.《聪明的小鸡》大班教学反思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