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原文翻译及注释

时间:2024-04-19  字数:4000字  手机阅读

《西河·金陵》原文翻译及注释

《西河·金陵》作品介绍

《西河·金陵》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词。全词分三片:上片起调至“风樯遥度天际”,写金陵胜境;中片由“断崖树”至“伤心东望淮水”,写金陵古迹并发出凭吊;下片由“酒旗戏鼓甚至处市”至末,写目前景物及千古兴亡之思。词词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

《西河·金陵》原文

西河⑴·金陵⑵

佳丽地⑶,南朝盛事谁记⑷?山围故国绕清江⑸,髻鬟对起⑹;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⑺。

断崖树⑻,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⑼。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⑽。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⑾。

酒旗戏鼓甚处市⑿?想依稀、王谢邻里⒀。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⒁。

《西河·金陵》注释

⑴西河:词牌名,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五引《脞说》:“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又称:“《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古。”《清真集》入“大石”。三片一百五字,前片六句四仄韵,中片七句四仄韵,后片六句四仄韵。

⑵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⑶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用南朝齐谢朓《入朝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⑷南朝: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⑸山围故国:语本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

⑹髻(jì)鬟(huán):形容长江两岸的青山如美人头上盘结的发髻。

⑺风樯(qiáng):指帆船。唐刘禹锡《鱼复江中》诗:“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⑻断崖:陡峭的岸壁。

⑼莫愁艇(tǐng)子:语出《莫愁乐》:“莫愁在何许?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莫愁,竟陵石城(在今湖北钟祥)女子,善歌谣。

⑽半垒:指石头城军垒。故址在今南京城西清凉山。

⑾“夜深”二句:语本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古城墙顶部呈凹凸形的小墙有射孔,供守城者蔽身作战之用。淮水:指秦淮河。

⑿酒旗:即酒帘。酒店的标帜。唐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戏鼓:杂技戏曲演出时敲奏的锣鼓。

⒀依稀:仿佛。王谢: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

⒁“燕子”四句:语本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河·金陵》原文翻译

金陵,你这“江南佳丽地”,谁还将,南朝盛世记忆?四围不断的青山,周遭环绕的碧水,两岸青山,如同美人的发髻相对挺起。怒涛拍打着城墙,索寞而孤寂,风帆啊,远远地消失在天际。

那陡峭的断崖岸壁,仍有苍老的枯枝倒倚,当年熟悉的小船儿曾在上面拴系。而今空有历史的陈迹,苍苍郁郁石头城旧垒,沉入浓浓的雾气。夜深时,月亮转过凹凸不齐的女墙,回首东望淮水,伤心而痴迷。

那儿是什么闹市?飘动着招展的酒旗,擂响着鼓儿演戏曲?想来当是,当年王谢名门的宅邸。燕子不知今天为何世何纪,飞入了寻常巷陌,寻常人家的`檐底,一对对地,似是闲说兴亡,在斜阳下叹息。

创作背景

这首《西河·金陵》是周邦彦晚年的作品。当时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在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南方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周邦彦仓猝间从杭州历经扬州、天长,一路颠簸来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切身体会到农民起义对北宋王朝的巨大冲击,这就不由得使词人产生了“故国”、“孤城”的幽思。此外,作者在晚年又遭到一次流放,这更使得词人感慨人世沧桑。这些当是这位多写爱情、羁旅词的词人大发怀古幽思的原因。

《西河·金陵》赏析

这是周邦彦的一首怀古词,作者面对金陵“佳丽地”,目睹自然界的沧桑,因而引起人事兴衰的感触,抒发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哲理观念,表现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当今的思想情感。这首词隐括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中最著名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诗意。

一叠从金陵山川形胜说人,便较刘诗华丽雍容。首句釆自谢朓《入朝曲》诗句,突出金陵之得地利,追起一问,令人遥想其为南朝故都昔日的繁华,已伏后文感慨。“山围故国”四句化用《石头城》一半诗意,“髻鬟”、“风樯”二句是添加的新词,从总体上展现的是一幅境界阔大高远,江山景物清华的画面,不为梦得所囿。“孤城”之于“空城”,一字之易,极有分寸——宋时金陵虽属废都,到底还是北宋一大城市。

二叠才逐渐聚焦到断崖枯树、孤城女墙等更具有沧桑意蕴的景物上来,这里化用了古乐府“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和《石头城》另一半诗意,写悲凉之雾,遍布秦淮,物是人非,愁上心头。以上两叠所写,都是金陵的外景,有由远推近的趋势。

三叠便写到金陵坊市,寓不胜今昔之感。化用《乌衣巷》诗意,但颇有出新。“酒旗戏鼓甚处市”,就很有北宋的时代感,金陵已从六朝帝王之都变成了北宋商业、消费城市,秦淮河上新添了不少勾栏瓦肆,寻欢作乐的红男绿女都是普通市民,而不是旧时王谢为代表的豪门世族,这是古无今有的新气象(或将此句解为忆昔误)——“想依稀”句中包含有太多的沧桑。“燕子不知”三句从刘诗来,但刘诗只说“飞人寻常百姓家”,这里却变为更有意味的一幅情景:屋檐下燕语呢喃,好像饱经沧桑的过来人,在斜阳里闲话兴亡呢。

或云北宋危机四伏,作者外放时值方腊起义,遂有吊古伤今之情。然而此词作年难定,所谓伤今之意,并不像刘诗那样醒豁。周邦彦能事之一,是能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西河》就是最好的实例,对于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来说,有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号令一新。

此词艺术特点有:一是结构,变虽好却小的绝句为洋洋洒洒的长调,具有与题面相称的气势感;二是具有北宋时代生活气息;三是句法声情,最短的“佳丽地”,和最末一韵“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各本断句不同,正因为一气蝉联),相差十余字之多,读来疾徐尽变,更觉声情并茂、姿态横生。

这首词是怀古咏史之作,苍凉悲壮,平易爽畅,笔力遒劲,艺术技巧很高,它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4]

名家点评

明代沈际飞:如此江山,还有王者气否?介甫《桂枝香》独步不得。“王谢”,金陵事。吴彦高:“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边”逊婉切。(《草堂诗余正集》)

清代许昂霄:紧括唐人诗句浑然天成。“山围故国绕清江”四句,形胜。“莫愁艇子曾系”三句,古迹。“酒旗戏鼓甚处市”至末。(《词综偶评》)

清代陈廷焯:此词以山围故国、朱雀桥边二诗作蓝本,融化入律,气韵沈雄,音节悲壮。(《词则·放歌》)

清代陈廷焯:此词纯用唐人成句融化入律,气韵沉雄,苍凉悲壮,直是压遍古今。金陵怀古词古今不可胜数,要当以美成此词为绝唱。(《云韶集》)

近代梁令娴:张玉田谓:“清真最长处在善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读此词可见此中三昧。(《艺蘅馆词选》)

近代俞陛云:闰庵评此词前二段云:“佳处在境界之高。若仅以点化唐人诗意论之,尚浅。”余谓第三段“燕子”、“斜阳”数语,在神韵之远,若仅以点化“王谢堂前”诗意论之,尚浅。(《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唐圭璋:此首金陵怀古,紧括刘禹锡诗意,但从景上虚说,不似王半山之“门外楼头”、陈西麓之“后庭玉树”搬弄六朝史实也。起言“南朝盛事谁记”,即撇去史实不说。“山围”四句,写山川形胜,气象巍峨。第二片,仍写莫愁与淮水之景象,一片空旷,令人生哀。第三片,藉斜阳、燕子,写出古今兴亡之感。全篇疏荡而悲壮,足以方驾东坡。(《唐宋词简释》)

《西河·金陵》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西河·金陵》原文翻译及注释】相关文章:

1.《公输》原文注释及翻译

2.大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3.秋思原文翻译及注释

4.狼原文翻译及注释

5.为学原文翻译及注释

6.花影原文翻译及注释

7.《公输》原文翻译及注释

8.周邦彦 《西河·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