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课件

时间:2024-05-12  字数:10700字  手机阅读

信息技术课教学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选定”、“填充”两种工具的用法。

2. 能打开在默认位置的图画。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机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

“选定”、“填充”两种工作的使用,打开默认位置的图画。

教学难点:

“选定”工具的使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例。并将一幅上一堂课学生完成的典型画例和作业中的图传送至学生的默认文件夹中。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可看成是上一节课的延续,主要的任务是将上次完成的画填上颜色,从画图的角度来说,本课的要求不高。但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打开文件,对所选定的内容进行移动等Windows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解决了这些问题,对今后学生的学习益处很大。

首先,教材用①②③清晰的说明了打开文件的操作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后自己操作。接着利用选定工具将窗子放正,然后再对窗子填充颜色,完成后保存作品。这一流程反映了一个电子作品的修改、完善过程。在“选定”工具的教学中,教材中分别出示了三幅图,并指出鼠标指标的变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在“填色”工具的教学中,教材只出示了一个出错的画面,意图非常明显。教材最后的“教你一招”解答了小学心中对保存文件的一个疑惑。

本课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程度不一,上一节课有的学生没有留下作品,并且在教学中,我们可能需要一个“靶子”。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学生的默认文件夹中放上两到三个学生上一节课完成的作品。作品的选择要有利于本课的教学,如窗子不要放得太整齐,教学楼中有些地方不要封口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画得画可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教师出示五幅左右的画,其中窗子不能放得太正。

“你觉得怎样才能使这些画更美?”当有学生回答到“填色”“移动”两个方法时教师及时出示课题。

二、打开图画

1、我们先来帮这幅画变得更漂亮,可你知道怎么打开这幅画的吗?

2、让学生看课本,试着打开文件。

3、师演示,强调选择文件时要单击这个文件名。

三、移动“窗子”

1、你们看,这幅画的窗子好像不整齐哦,你能帮忙移移正吗?怎么操作呢?

(让学生从课本上找找用什么工具来完成)

2、师演示窗子的移动,让学生观察在操作每一步时鼠标的变化。

3、学生试一试能否移动窗子,强调只有在鼠标变形后才能移动选定的内容。

4、接着让学生尝试移动,为加强练习可让学生将整排窗子移动。

5、说说你认为在移动中最容易错的地方,问一问你有什么问题?

四、填色

1、移整齐了窗子,我们开始为窗子填漂亮颜色了,可用什么工具来填颜色呢?又该如何选择不同的颜色?(课本上找一找)

2、请学生说一说课本上找的答案

3、你能试试看吗?

4、哦,我看到同学们在填色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把颜色给涂到外面去了,那该怎么办呢?

5、小博士来帮忙了,读读小博士的教你一招。还要记得上次“画错了怎么办”的解决方法。

五、保存

“当我们修改完后,我们一定要将我们的成果保存起来。”让学生试一试。

“你有什么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一齐学一学本课的最后一个“教你一招”。

六、修改自己的作品

现在,让我们给上一节课中完成的画填上颜色,位置不正确的,要放正。(这样学生的练习机会就多了一倍)完成后教师应当展示优秀作品,并对颜色搭配等美术方面的问题作简单的指导。最后教师小结本课。

信息技术课教学课件篇二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手段、策略等来进行教学设计,把握以下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说明这课是什么教材几章几课的内容,教学对象,上本课之前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情感目标的发展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的模式及其功能效应。国内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型:(1)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2)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3)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4)网上协作学习模式;(5)任务驱动教学模式;(6)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信息技术课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1.信息技术课件

2.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3.信息技术课论文

4.信息化教学课件

5.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件

6.小学信息化教学课件

7.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8.小学信息技术课件模板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