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论青年》欣赏

时间:2024-05-09  字数:8700字  手机阅读

朱自清散文《论青年》欣赏

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赞中华》篇里第一次指出现在一般人对于青年的估价超过老年 之上。这扼要的说明了我们的时代。这是青年时代,而这时代该从五四运动开始。从那时 起,青年人才抬起了头,发现了自己,不再仅仅的做祖父母的孙子,父母的儿子,社会的小 孩子。他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群,发现了自己和自己的群的力量。他们跟传统斗 争,跟社会斗争,不断的在争取自己领导权甚至社会领导权,要名副其实的做新中国的主 人。但是,像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一样,中国的领导权掌握在老年人和中年人的手里,特别是 中年人的手里。于是乎来了青年的反抗,在学校里反抗师长,在社会上反抗统治者。他们反 抗传统和纪律,用怠工,有时也用挺击。中年统治者记得五四以前青年的沉静,觉着现在青 年爱捣乱,惹麻烦,第一步打算压制下去。可是不成。于是乎敷衍下去。敷衍到了难以收拾 的地步,来了集体训练,开出新局面,可是还得等着瞧呢。

青年反抗传统,反抗社会,自古已然,只是一向他们低头受压,使不出大力气,见得沉 静罢了。家庭里父代和子代闹别扭是常见的,正是压制与反抗的征象。政治上也有老少两代 的斗争,汉朝的贾谊到戊戌六君子,例子并不少。中年人总是在统治的地位,老年人势力足 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老年时代,青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青年时代。 老年和青年的势力互为消长,中年人却总是在位,因此无所谓中年时代。老年人的衰朽,是 过去,青年人还幼稚,是将来,占有现在的只是中年人。他们一面得安慰老年人,培植青年 人,一面也在讥笑前者,烦厌后者。安慰还是顺的,培植却常是逆的,所以更难。培植是凭 中年人的学识经验做标准,大致要养成有为有守爱人爱物的中国人。青年却恨这种切近的典 型的标准妨碍他们飞跃的理想。他们不甘心在理想还未疲倦的时候就被压进典型里去,所以 总是挣扎着,在憧憬那海阔天空的境界。中年人不能了解青年人为什么总爱旁逸斜出不走正 路,说是时代病。其实这倒是成德达材的大路;压迫的,挣扎着,材德的达成就在这两种力 的平衡里。这两种力永恒的一步步平衡着,自古已然,不过现在更其表面化罢了。

青年人爱说自己是“天真的”,“纯洁的”。但是看看这时代,老练的青年可真不少。 老练却只是工于自谋,到了临大事,决大疑,似乎又见得幼稚了。青年要求进步,要求改 革,自然很好,他们有的是奋斗的力量。不过大处着眼难,小处下手易,他们的饱满的精力 也许终于只用在自己的物质的改革跟进步上;于是骄奢淫佚,无所不为,有利无义,有我无 人。中年里原也不缺少这种人,效率却赶不上青年的大。眼光小还可以有一步路,便是做自 了汉,得过且过的活下去;或者更退一步,遇事消极,马马虎虎对付着,一点不认真。中年 人这两种也够多的。可是青年时就染上这些习气,未老先衰,不免更教人毛骨悚然。所幸青 年人容易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像中年人往往将错就错,一直沉到底里去。

青年人容易脱胎换骨改样子,是真可以自负之处;精力足,岁月长,前路宽,也是真可 以自负之处。总之可能多。可能多倚仗就大,所以青年人狂。人说青年时候不狂,什么时候 才狂?不错。但是这狂气到时候也得收拾一下,不然会忘其所以的。青年人爱讽刺,冷嘲热 骂,一学就成,挥之不去;但是这只足以取快一时,久了也会无聊起来的。青年人骂中年人 逃避现实,圆通,不奋斗,妥协,自有他们的道理。不过青年人有时候让现实笼罩住,伸不 出头,张不开眼,只模糊的看到面前一段儿路,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又是 小处。若是能够偶然到所谓“世界外之世界”里歇一下脚,也许可以将自己放大些。青年也 有时候偏执不回,过去一度以为读书就不能救国就是的。那时蔡孑民先生却指出“读书不忘 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权衡轻重的圆通观。懂得这种圆通,就可以 将自己放平些。能够放大自己,放平自己,才有真正的“工作与严肃”,这里就需要奋斗了。

蔡孑民先生不愧人师,青年还是需要人师。用不着满口仁义道德,道貌岸然,也用不着 一手摊经,一手握剑,只要认真而亲切的服务,就是人师。但是这些人得组织起来,通力合 作。讲情理,可是不敷衍,重诱导,可还归到守法上。不靠婆婆妈妈气去乞怜青年人,不靠 甜言蜜语去买好青年人,也不靠刀子枪去青年人。只言行一致后先一致的按着应该做 的放胆放手做去。不过基础得打在学校里;学校不妨尽量社会化,青年训练却还是得在学校 里。学校好像实验室,可以严格的计划着进行一切;可不是温室,除非让它堕落到那地步。 训练该注重集体的,集体训练好,个体也会改样子。人说教师只消传授知识就好,学生做 人,该自己磨练去。但是得先有集体训练,教青年有胆量帮助人,制裁人,然后才可以让他 们自己磨练去。这种集体训练的大任,得教师担当起来。现行的导师制注重个别指导,琐碎 而难实践,不如缓办,让大家集中力量到集体训练上。学校以外倒是先有了集中训练,从集 中军训起头,跟着来了各种训练班。前者似乎太单纯了,效果和预期差得多,后者好像还差 不多。不过训练班至多只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培植根基还得在学校里。在青年时代,学校 的使命更重大了,中年教师的责任也更重大了,他们得任劳任怨的领导一群群青年人走上那 成德达材的大路。

1944年6月9日作。

相关阅读:

鲁迅在遗书中让后人把他“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开追悼会也不要人们再记起他,要每个人“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但人们终于没有按他说的去做。追悼会还是隆重召开,每年到日子还是有很多人纪念他。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去读鲁迅的书,需要想起他曾经对我们说了什么。

鲁迅论青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棗真,自然是不容易的。譬如态度,就不容易真,讲演时候就不是我的真态度,因为我对朋友,孩子说话时候的态度是不这样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 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魂灵被风沙打击得粗暴,因为这是人的魂灵,我爱这样的魂灵;我愿意在无形无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

是的,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野草.一觉>>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但是我并非敢将这些人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说话的也不过能说话, 弄笔的也不过能弄笔;别人如果希望他打拳,则是自己错。他如果能打拳,早已打拳了,但 那时,别人大概又要希望他翻筋斗。

<<华盖集.导师>>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华盖集.导师>>

中国的青年不要高帽皮袍,装腔作势的导师;要并无伪饰,棗倘没有,也得少有伪饰的导师。倘有戴着假面,以导师自居的,就得叫他除下来,否则,便将它撕下来,互相撕下来。撕得鲜血淋漓,臭架子打得粉碎,然后可以谈后话。这时候,即使只值半文钱,却是真价值;即使丑得要使人“恶心”,却是真面目。略一揭开,便又赶忙装进缎子盒里去,虽然可以使人疑是钻石,也可以猜作粪土,纵使外面满贴着好招牌,法兰斯呀,萧伯讷〔4〕呀,……毫不 中用的!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

至于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对于老人,毫没有什么可羞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贪腐,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

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 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只要能达目的,无论什么手段都敢用,倒也还不失为一个有些豪兴的青年。然而也要有敢于坦白地说出来的勇气,至少,也要有自己心里明白的勇气。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事故>>

其实呢,我自己省察,无论在小说中,在短评中,并无主张将青年来“杀,杀,杀” 的痕迹,也没有怀着这样的心思。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 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蛊惑我的,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然而此后也还为初初上阵的青年们呐喊几声,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三闲集.序言>>

中国青年负担的烦重,就数倍于别国的青年了。因为我们的古人将心力大抵用到玄虚漂渺平稳圆滑上去了,便将艰难切实的事情留下,都待后人来补做,要一人兼做两三 人,四五人,十百人的工作,现在可正到了试练的时候了。对手又是坚强的英人,正是他山的好石,大可以借此来磨练。假定现今觉悟的青年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又假定照中国人易于衰老的计算,至少也还可以共同抗拒,改革,奋斗三十年。不够,就再一代,二代……。这样的数目,从个体看来,仿佛是可怕的,但倘若这一点就怕,便无药可救,只好甘心灭亡。因为在民族的历史上,这不过是一个极短时期,此外实没有更快的捷径。我们更无须迟疑,只是试练自己,自求生存,对谁也不怀恶意的干下去。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中国现今的一部份人,确是很有些苦闷。我想,这是古国的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于是觉醒,挣扎,反叛,要出而参与世界的事业棗我要范围说得小一点:文艺之业。倘使中国之在世界上不算在错,则这 样的情形我以为也是对的。

<<而已集.当陶元君的绘画展览时>>

编后语: 80多年文章读起来仍不觉老套和腐朽,到真有一种朋友的挚诚和年轻的热血在沸腾一般。鲁迅的书不能不读。

【朱自清散文《论青年》欣赏】相关文章:

1.朱自清散文《论青年》

2.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3.论朱自清的散文特点

4.朱自清《论别人》原文欣赏

5.朱自清《论不满现状》欣赏

6.朱自清《论别人》

7.论不满现状朱自清散文

8.朱自清散文中的声色字句论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