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感受

时间:2024-04-28  字数:6100字  手机阅读

白居易长恨歌感受

一篇《长恨》有风情!白乐天如是说。可见诗人的内心里,实在给《长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恨歌感受,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居易长恨歌感受

白居易长恨歌感受

许多人都读《长恨歌》,有人看见了唐玄宗的荒淫,有人指责杨贵妃的祸国殃民,我则在读了这首诗之后久久不能言语,心中涌动出一股无处可发的悲愤和无奈,哀叹一声后合上书卷竟是再难以从这首诗中走出来。

《长恨歌》是题目起的极好,区区一个“长”字就让我感受到诗中的绵绵不绝的恨意,而这恨意,又是哀怨悲戚的,是婉转而不绝的。

我想,这不仅仅是白居易的恨,也是整个大唐百姓的恨,更是那个身死了的杨贵妃的恨。

诗歌开篇就点出了唐玄宗的荒淫,他的重色便是他的罪恶,是一切悲剧的缘由。回想历史,杨玉环又有什么真正的大罪过呢?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子,和千千万万个被束缚在后院里的古代女子一样,她的世界就只有那么一点儿,不能如同男人们一样去书院学习,不能走出困住她的那一方庭院,没有自由。然而,回溯历史,有多少朝代在亡国之后将罪过推给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她们何罪之有?她们只是在无奈中被昏庸无能的上位者选中的姿容艳美的女子罢了。她们被那些执掌大权的男人们强硬的安上“祸国殃民”的罪行,替那些失败的上位者承担着原本应该由男人们承担的罪过,她们成为了红颜枯骨。

美人总是让人向往的,即使是自己的儿媳,唐玄宗依旧将杨玉环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在这段曲折的日子里,从儿子的手里辗转到父亲的身下,杨玉环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人,即使是在相对开放的唐朝,她的内心承受了怎样的煎熬,她的世界被怎样的摧毁过……全都没有人在意过。这遍是上位者残酷的所谓的“爱”。

诗歌中写玉环的美艳绝伦,写玉环与唐玄宗的春宵苦短,却写不了杨玉环曾经日日夜夜的无奈与悲恸。

当马蹄踏碎那曲《霓裳羽衣曲》,当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和身边的臣子们仓皇狼狈的逃跑,当六军不发只等唐玄宗赐死杨玉环的时候。有谁能体会作为一个女人,杨玉环的绝望?

杨家发达,难道是玉环胁迫唐玄宗的结果吗?那只是一个皇帝不能明察秋毫将自己的宠爱和朝堂的政事混为一谈的'荒唐,那只是唐玄宗他的决定,倘或他不愿,作为一个一言便能决定人生死的皇帝,谁又真正能逼迫的了他呢?杨玉环何其无辜。

六军不发的目的难道真的就只是为了逼死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女子吗?那不过是叛变者们不能处置皇帝却又要夺走他的大权和尊严的方式罢了。杨玉环,说白了不过是个幌子,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女子。

终于,这样一个姣姣明月般的女子,落得一个“一抔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的凄惨结局。当人们再次回去寻找属于杨玉环的回忆的时候,又能找到什么呢?一个已经身死魂亡的人,留下的不过一堆俗物罢了。

诗歌后面写唐玄宗如何思念杨贵妃,却独独让我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真情。那不过是作为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垂暮之年的自我哀叹。唐玄宗之所以如此思念杨贵妃,也不过因为他的尊严在杨贵妃被逼自杀的那一刻丢失了个干净,他连一个身边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的事实时时刻刻刺痛着他的心,如同一根怎么都拔除不了的荆棘藤蔓缠绕着他的心脏,使他难以安眠。唐玄宗的恨是从这种对大权旁落的无力感里产生的,这种感觉映射在了杨玉环生死这件事上,才让这个看似有情实则绝情的男人不断想起那个自杀了的杨贵妃。才让唐玄宗想要找回杨贵妃,才让杨玉环成为了这个男人的执念。

白居易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正如诗歌的题目一样,千帆过尽之后余下的其实只有那个身死了的女子无限哀婉绵延不绝的恨,以及那个丢了权力失了尊严的太上皇夜不能寐的恨。两人都是恨,却是此恨非彼恨。

【白居易长恨歌感受】相关文章:

1.白居易 长恨歌

2.长恨歌白居易故事

3.白居易长恨歌全文

4.白居易长恨歌图片

5.品读白居易的《长恨歌》

6.白居易的长恨歌题解

7.细读《长恨歌》-白居易

8.白居易《长恨歌》研究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