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书心得

时间:2024-05-06  字数:31500字  手机阅读

【精】《弟子规》读书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书心得1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许多至理名言。在《弟子规》中写到对父母要: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意思是:照顾父母时要冬天问一下是否住的温暖,夏天问是否凉爽,早上要向父母问好,晚上也要向父母问好,出门要告诉父母,回家要面见父母。让父母明白你的习惯,做事不要了变化,要让父母明白你干什么。

如果你连上头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话,你就不算是一个好儿女,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母亲十月怀胎生出来了你,父亲在外面打拼挣钱养活一家,母亲在家中给你喂饭,侍候你。父亲每一天在外面上班后累的精疲力尽,而你长大了却烦你的父母,你想过你的父母多悲痛吗?

假如有一天你老了,你生病了。而你的儿女像这样对待你,你难道不悲痛吗?所以我奉劝天下儿女善待父母,多关心父母,也不往父母养你一场。最终我祝天下父母一生平安!

《弟子规》读书心得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它需要很多人去接受它,学习它,传授它。这一种思想理念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五千年,哪个中华人民还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遗忘,而她依然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并完全消失在我们眼前,但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它,感受它,传承它。

其中《弟子规》让我在快乐中感情得到了升华,也懂得了很多的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老师同学,对待朋友;教会了我怎么做生活中的小事,提高了我的道德修养;它启发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许我的人生际遇会和现在大不相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弟子规》中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都做不到。以前觉得父母爱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委屈。“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父母辛苦供养我们读书,而我有时却不能如他们所愿,让他们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议,我们不但不听,听了还会觉得烦,有时甚至故意做些让父母生气又伤心的事。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因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学的太少。

所以当我们学了《弟子规》才会知道,家庭、事业和身体的好坏,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要时刻想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读了《弟子规》,学习它里面一些行为习惯,对正在成长的我们,给了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同学,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不但会对我们传统文化有更深入了解,也会对未来我们自己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学习《弟子规》,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我想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习传统文化并传承它,这样,让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绽放,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读书心得3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规,家有家规,而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由清朝贾存仁改编,改名《弟子规》

下面,我来说说《弟子规》中几个典型的守则。

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虽小,但也不能善意妄为;物品虽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另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一个同样的道理:千万不能以为事情很小,而可以肆意妄为,积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终有一天,会变成无恶不作的坏人。

亲爱我,孝方难;亲恶我,孝方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亲人疼爱自己,那么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亲人厌恶、讨厌自己,自己仍能尽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实的确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触一个对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难的。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恩情无以为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应该尽子女应尽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么难伺候,我们也要加倍孝顺他们。

《弟子规》虽然是一部古人用来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则规范,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应遵守这些古训,古人的守则规范,不要以为事小而可以擅为,也不要因为父母的脾气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们更应该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弟子规》读书心得4

《弟子规》里面讲了做人要有礼貌,这本书很好,它里面写的是如何尊重长辈。还有一部分是说,要尊敬老人,尊敬老人是一种美德。所以咱们一定要好好读《弟子规》,想清楚里面讲的事情。《弟子规》这本书对我们的将来有许多的好处,如果咱们觉得它不好,那就是错了。

《弟子规》这本书是孔子写的,所以咱们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学习。要好问、要好学,不要因为学习有了困难就放弃。孔子非常好学、好问,咱们要成为向孔子学习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书中都有孔子讲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样就无可挑剔了。咱们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讲的那样学习。因为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响力,一些到中国的外国人专门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学习要注意三点,一个是礼貌,一个是好学、好问,第三个是尊敬。咱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因为家长惯着咱们就改变主意。还有读书也很重要,无论什么书,只要有知识对我们有益处,就一定去读。

还有一句话,是妈妈给我讲的,意思是:你多一份爱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礼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规》读书心得5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认真遵守《弟子规》中的每一条。

首先,我们应做到孝敬父母。现在,父母们都把我们捧在手心里,无比的疼爱我们,可有的孩子却不知道感恩,目无尊长。

《弟子规》上说:“亲憎我,孝方贤”,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还能做到孝顺父母,那才是难能可贵的。更别说父母是那么的爱着我们,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父母对我们的爱。好像父母做什么事都是理所应当,我们为什么不替父母想一想?我们难道不应该体谅体谅父母吗?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意思是:我们照顾父母时,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帮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体谅父母,尊敬父母。

不能给父母丢脸,照顾好父母,好好孝顺他们。平时我们可以帮父母倒杯水,为他们捶捶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菜、洗碗,扫地……关键是不能一时兴起,而要长期坚持,每天都把关爱像父母那样回报给我们的亲人。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对我们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顺父母,用最优异的成绩去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弟子规》读书心得6

自从学习了《弟子规》这本书以后,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教育和启发,这本书是古人在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要学会和懂得谦让好学,知书答礼,懂得做人的规矩,做人的道理,要爱护自己的亲人和兄弟姐妹,要懂得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对待自己的父母要以孝为首,对待朋友要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

通过学习弟子规以后,我一定要以此书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今后的一言一行,和仪容仪表,敬重自己的老总和服从各个主管工作中的安排,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同事们和谐相处,和谐工作,以礼相让,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好一个合格标准的员工,因为它代表和树立了我们单位的整体形象,也代表着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在工作当中,我不会的和不懂的,我都应该虚心请教同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自己有多么的忙,我都应该常回家看看和孝敬自己的父母,让父母高兴的同时,也让父母不必在担心和牵挂着自己,更加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和疼爱温暖自己的孩子。

更加懂得尊敬自己的师长,尊老爱幼,更加真诚的对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做一个懂道理的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7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宏大量—————这一切的一切的都有归功于《弟子规》,它给了我很大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突然间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懒洋洋的随口应了一声,继续看着动画片,对妈妈喊:“妈妈你自己去晾”一直到妈妈生气了发了火我却才会去把衣服晾好。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悔不当初!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不应该随便浪费时间。它不会随着你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而停留;不可能当你在贪玩的时候而等你。时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充分合理利用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眼前匆匆流过。

读《弟子规》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它好像另一个我,让我看清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恶习以及学习中的缺点,也对我以后的人生做了一个铺垫。

虽然《弟子规》中有许多的“规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就会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只不过有些“规矩”做起来却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每一句并且认真的去做,那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一点点的快乐而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也会成为祖国的花朵。

《弟子规》读书心得8

为了响应教育新改革,我校开展了晨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习《弟子规》。作为老师的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弟子规》的全部内容。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

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弟子规》读书心得9

读完《弟子规》后,我感觉它主要是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

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在此我简单的写一下它给我在工作中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当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立刻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构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职责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很多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我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

《弟子规》读书心得10

我从小就喜欢读《弟子规》。我也一直徜徉在古文化的海洋里。因为它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大道理令我深有感触。

首先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怎么能去爱别人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想想有时我们对父母爱的又是多么的肤浅。在我们现代子女眼里,给父母生活费、买好吃的食品、买好看的衣服,让父母生活宽裕、衣食无忧,就已经是很好的尽孝了,做到了这些,感觉似乎心安理得了。

其次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结钮扣,有定位,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你会很快乐。

然后是“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是万万不可!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说花言巧语,谄言媚语,奸诈取巧,粗俗污秽的话语,街头无赖粗鄙的语气流习,都不可以沾染。

最后是“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学仁慈……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由于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入,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西方国家的思潮,造成国人的荣辱观,善恶观,自我意识判断等观念的混乱,一时之间,以任性为个性,以无情为潇洒,以刁蛮为可爱,形成了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独生子女现象导致家庭对儿童的期望过高,溺爱有加,几乎达到“众星拱月”的地步,这同样不利于儿童文明习惯的形成。影视作品对文明礼仪缺失的漠视,镜头里充斥了儿童大呼小叫,哭闹纠缠的情景,耳畔也充满了成年男女脸红脖子粗的骂街叫阵场面。我想,韩剧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广受青睐,大概也与其传统文化有关吧。因为韩剧的情景画面总是令人感到温馨:鞠躬问候,彬彬有礼,进退有度,使人如沐春风。当今社会,倡导国民素质的提高,当从小处着眼,从小儿着手,《弟子规》不失为一本好教材。

《弟子规》读书心得11

《弟子规》是中国古时的蒙学课本,讲述着古代文明人和平民百姓的故事。它可以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人对老人的尊重、对父母的孝敬。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待婢仆,身贵端,慈而宽。”这就话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东汉时期的一位丞相叫刘宽,他总能体谅犯错的部下,不生气,不发火。有一次,刘宽的夫人想试探一下他,就让侍女给他端鸡汤,在他接鸡汤时,故意失手,鸡汤刚好洒在刘宽刚穿好的朝服上。想不到刘宽竟然没有发火,而是关心是女烫伤没有。

在现代,和刘宽的君子风度恰恰相反,一些单位的上级领导,从不宽待下面的职工,当职工犯了点错误,就会在大会上严厉批评,而不像刘宽那样宽以待人。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人要做到仁慈宽厚,才是完美的。也让我懂得了宽容他人是一种美德。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这段话的意思是:纵然是小事,也不能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亲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亲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

而我平时就很任性,经常擅自做主。有时候妈妈让我做事,我喜欢了才做,不高兴就不做,让我去买东西,我有时还不经妈妈同意就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候爷爷奶奶给我的钱,我就藏起来,不告诉妈妈,自己拿去买一些小玩具或者是小食品之类的。我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妈妈其实也不是不让我拿零花钱,妈妈只是让我自己学会怎样正确花钱,不买不合格的玩具或者小食品。

现在我渐渐长大了,我知道我有做的不对的,我以后要学会管理自己,这样就不会让父母担心了。

《弟子规》读书心得12

读了弟子规后,使我深受教诲。今天我要践行弟子规。

吃午饭时,我看见妈妈还站着,我就想到了“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如果长辈还站着,晚辈不应先坐下;长辈坐定后,允许我们坐才可以坐下。于是,我等妈妈坐下,对我说:“坐下吃饭吧!”我才坐下。

开始吃饭了,我想到了“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饮食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适可而止,不要吃过量。我就把蔬菜、土豆和肉都夹在了碗里,吃饱了,我就把碗筷都收拾好,端进了厨房。

晚上睡觉时,我换上睡衣,我想起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帽子和衣服应当房子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我就把我的衣服全放在了床头的凳子上,准备睡觉。

今天我收获不小,学习又践行了弟子规,很开心。

感恩老师对我的教诲,感恩社会对我的包容,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给了我生命以及无限的亲情。我之所以明白,要对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都源于《弟子规》的指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急躁,面对父母唠唠叨叨的教育,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有时面对父母的斥责,我甚至会摔门而出,根本不顾父母的感受。那天在房间里读《弟子规》以后,我羞愧难当,知道自己错了,并且错得很过分。当自己摔门而出时,并不曾顾及父母当时的感受时,没有父母心碎的样子。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太阳,他们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光明,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又是他们为了我们辛勤劳作。当你失败时,总会有一双手关心你,呵护你,告诉你:“你永远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别忘了,自己背后还有我们的支持”;当你受冷落时,总会有两个人出现在面前,伸出双手给你温暖;当你受挫折时,还是这双手将你从困难中拉出,让你冲破挫折走向成功。

感恩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要尽力孝顺他们,不要在父母永远离开的时候,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该尽的孝心没有尽到。不要在父母永别了,才涕泪满衣地在他们坟前哭啊,嚎啊,到那时才知道悔恨。这是我读《弟子规》感悟出来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报父母,不能等;孝顺父母,不能等。

我感谢《弟子规》,它让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犹如一盏明灯照我成长,为我指引方向。我将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弟子规》的真谛,回报父母,感恩社会,就让我们在《弟子规》的指引下,快速成长吧!

《弟子规》读书心得13

今天暑假,我读了一本国学经典——《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朗朗上口,易读易诵,像唱歌一样,非常有趣。他的意思是《弟子规》是圣人对后生的训导: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做人要谨慎,讲信用。

两千年前的古圣人告诉我们“孝悌”和“谨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是 21 世纪的现代人更应该时刻谨记圣人训,并履行到实际行动中去。

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是父母哺育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供我们学习,给我们温暖。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

当父母忙碌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里,我们为他们送去一句甜甜的问候: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快坐下歇歇吧!当父母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主动伸出我们的小手,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父母生日的时候,及时为他们送上一份美好的礼物,送上一句诚挚的祝福。我们更应该虚心好学、勤奋上进,用优秀的成绩让父母欢心。

“人无信则不立”书后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宋濂是古代的大学问家。幼年的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能向别人借书抄书。一次,宋濂借到了一本他非常喜欢的书,可说好明天一早得还给人家,于是宋濂忍受着严寒,抄了整整一夜,将书抄完。第二天早上按时把书还给别人。宋濂用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也赢得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诚信是每天按时地交给老师那工整的作业本;诚信是让家长签名的考试卷;诚信是答应别人的事能做到。

诚实守信、孝顺父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弟子规》读书心得14

假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背诵《弟子规》,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体会非常深刻,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

在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就是心到,用心地想;眼到,仔细地看;口到,专心地读。仔细想想这句话可真是太有道理了,结合我平时的日常学习去体会这句话确实也是如此,就比如说我在学习电子琴的时候,真的需要用心记谱,用眼睛仔细的看乐谱,手弹的同时又要大声读谱,这样练进步是非常大的。又比如说背单词需要我先看书,反复听磁带,同时大声朗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单词记在心里。

其次,这本书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比如,“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不需要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是名牌、贵重,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是说吃饭时不能挑食,这不吃,那不吃,造成营养不良。更不能够爱吃的就暴饮暴食,这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改掉了挑食的坏习惯,爸爸妈妈都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思想道德方面,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我会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它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漫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弟子规》读书心得15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诵读、理解,真的是收获不小。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在《论语》中就读过,是这样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做。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见贤思齐,道德高尚的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告诉我们学习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运用。

《弟子规》教我们做一个有孝道、有道德、有诚信、善学习的人,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我记得曾在中央12套“第一线”栏目中看过这样一个节目《迟来的爱》,讲的是海南某监狱的事情,这个监狱在对犯人进行改造中,不仅仅限于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而是从人的洗心动念处入手,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植入监狱的劳动改造中。他们选择的是《弟子规》,诵读经典与“亲情帮教会”的开展,触动了服刑人员内心的道德律,让服刑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就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吧。

不过,《弟子规》中也有我觉得不妥当的,比如说:“邪僻事,绝勿问”、“不关己,莫闲管”,我觉得就是现在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人做事这样子总是不好的。妈妈说:国学经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的理论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都有所指导,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思考,批判性的学习接受,也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看来诵读《弟子规》,不能一味的死读死记,还要动脑思考,活学活用呀!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