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郑风·丰

时间:2024-04-27  字数:6700字  手机阅读

诗经·国风·郑风·丰

原文: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注释:

1、丰:丰满。巷:门外。

2、俟(似sì):等。

3、送:送行。伴行至某处。

4、昌:强壮,有精神。

5、将:一起走。

6、第一个“衣”:动词,穿衣。下“裳”同。褧(窘jiǒng):用麻纱做的单罩衣。

7、行:指出嫁,与“归” 同义。

译文:

你的容貌真丰润啊,在巷口等我去成婚啊。我真后悔当时没跟从啊!

你的体魄多魁伟啊,在堂上等我去结亲啊。我真后悔当时没相随啊!

身穿锦缎嫁衣裳,外披薄薄纱罩衫。叔呀伯呀快快来啊,驾车接我把路赶。

外批薄薄沙罩衫,身穿锦缎嫁衣裳。叔呀伯呀快快来啊,驾车接我去你家。

诗经故事

丰儿和小兰在洧水河边过了两个上已节后,都十八岁了,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丰儿仗着自已和子产亲近一些,就把自已的想和小兰成家的事对子产说了,说时自然是羞搭搭的呢,扭捏了半天才把事说明,子产听得很费力的,可其实是丰儿一找他时他就明白了这小厮来找他的意思了,因近日公务烦琐,想调剂一下烦闷,就饶有兴趣听着、看着那小厮做怪呢。

丰儿说完后,子产笑了:“呵呵,丰儿长大了哦,是该成个家了,可成家得靠自已的真本事呢!这样吧,你所需的一切用度都在库里去要,我会吩咐库里的,可求婚的一切事和过程我都不管的,你也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去办,不能在外面说出我来,若办成了,我给你出籍成家,好不好?”丰儿一听,心里就像是吃了蜜一样,忙不迭迭的嗑头行礼,站起身后,就跑自已的房里谋划去了。

子产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丰儿人好,办事利落,脑瓜灵,自已对他也当成亲儿子一般的看待,但毕竟是个奴呢,虽说是自已能给他出籍,但在一般平民的眼中,终究是为了奴的,身份上比人矮一截呢,平民人家的好女子是很难嫁与丰儿的。可丰儿那知道这些道理啊,他兴匆匆的想好了一切,就到库上支取了几套光鲜的衣服,准备了几件时兴的礼物,又要了一挂车,就趾高气扬的去小兰家求婚去了。

小兰是等着丰儿的,在小巷口,已等了大半天了呢,当丰儿的车在小巷口停下来时,她一时半会儿的竟然没有认出丰儿来;人是衣,马是鞍,高高的帽儿,薄薄的白麻外套透出紫缎的亮光,飘逸中显露出庄重、贵气,丰儿这身装扮倒也不凡,那是他经常和子产一起出门,见惯了上层名流的装扮,学来的。

小兰欢喜极了,上前拿住丰儿的手就走到了自家的家中,进门时,小兰家低低的门框把丰儿的高帽碰掉了,逗得小兰呵呵的笑了好一阵呢,为丰儿拾帽时的动作。丰儿一进门,小兰家昏暗的堂屋似乎也明亮了几许,她的父母热情的接待了丰儿。

丰儿献上了礼物,两位老人说先别忙着看礼,请问公子来意为何?丰儿麻着胆子红着脸说是想娶小兰为妻时,两位老人很高兴的,只是觉得奇怪,就问:“提亲为何是公子亲自来啊?公子的府上在何处,高堂是那一位啊?”丰儿这一点没想好呢,吱唔了半天说不出了,小兰急着说:“爹!妈!人家没有爹妈的。”“胡说!公子怎会没有爹妈呢?”可也是,丰儿的那身打扮可不是一个没有爹妈的人能装扮出的呢。

“是没有爹妈的嘛,他是相爷子产家的小哥。”两位老人一听此话,脸就变了:“这可是真的?”问话的声音也冰冷了许多,丰儿不知所措的点了点头;“小子,你玩笑也开的太大了吧?你一个家奴竟然也敢到我门上来求我家千金?也太欺负人了吧?快给我滚,不然我叫人打你出去!”“老大、老二,两个夯货,跑那里去了?竟然让人到我门上来侮辱先人了,快给我出来!”老头大声的叫了起来,应声而来的是从后院冲进来的两个大小伙子,老妈妈赶紧拦住了两人对老头说:“老头子,你也一把年纪了,遇事还是这么诈诈唬唬的,他不懂事,你说了让他回去就得了,喊那么大声干嘛?怕左邻右舍听不见啊?”。

丰儿是彻底的昏了头了,他那见过这个阵式啊!虽说是和子产一起见过一些大场面,可那都是子产在前面待人呢,他一个小厮的,只知道威风、漂亮、闹热、好看之类的,从没和人争吵过呢。现在他对那两老人说什么,人家也不听了,只是一个劲的赶他走,那身衣服也失了亮光,他只好站在门口对小兰说:“跟我走吧,相爷已答应让我出籍,助我成家。”小兰一听就要跟过去,老头急忙拦住了她:“死妮子,不知好歹了,他出了籍也是个奴的'出身,凭他,就是出了奴籍又怎么能养的活你?快给我滚屋里面去!”丰儿急了,大声的对小兰说:“出来跟我走吧!兰姐姐。”小兰现在算是看清了阵式了,跟丰儿走是万难办到的了,能让他顺利脱身,不受父兄的侮辱怕是在耽搁下去也做不到了呢,就狠狠心说:“你快走吧!我听我爹爹的话。”这下那老头才放下了心,冷冷的看着两个儿子把丰儿推出了门外。

丰儿没精打采的赶车回了子产府上,对谁也没说,一头钻进了屋中,闷头睡了。

丰儿睡了,那小兰可就苦了,她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又很后悔没有跟着丰儿一块走的,她甚至想到了若是和丰儿一块走了,到了子产府上,相爷一定会给她们做主的。

迷迷糊糊中,小兰又来到了巷子口上,她似乎看见丰儿又来了,还是那么一身装扮,还是那么一付好看的容颜,还是驾着那挂漂亮的马车,来接她来了。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鉴赏:

《丰》为郑风的第十四首。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当初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与相爱的人结婚,感到非常悔恨。如今,她迫切希望男方来人驾车接她去,以便和心上人成婚。古代论者对此诗的解释,无论是说“刺乱也。昏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毛诗序》),还是说“妇人所期之男子已俟乎巷,而妇人以有异志不从。既则悔之,而作是诗”(《诗集传》),都是指责女子有淫行。他们或误会诗旨,或出于道学家的偏见,不可能予以正确的评论,在此可以不必深论。当代有些学者分析诗中女子未能跟心爱的人结婚而悔恨,其原因可能是当男子向她求婚时,“她不理睬”、“与爱人赌气”,好像责任还是在女子身上。而陈子展先生则认为:“《丰篇》,盖男亲迎而女不得行,父母变志,女自悔恨之诗。”(《诗经直解》)这就是说,责任在女子的父母身上。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是不能自主的,他们的命运掌握在家长的手里。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对幸福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但只要父母不赞成这桩婚事,他们就无法成亲。这对男女双方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多么巨大的创伤。面对父母的阻挠,他们可能决定一起私奔,也可能是双双殉情,以示反抗。而《丰》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个屈从父母意志的弱女子,她没有对抗父母的干涉。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同情的。

虽然,她未能与心上人结合,但她对心上人的挚爱之情却丝毫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深切了。在她的脑海里,爱人的容貌是那样的丰满美好,体魄是那样的健壮魁伟。想起这些,她的心中充满了无法消解的悔恨之情!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爱人在巷口、在堂上等她去成亲,幸福生活仿佛在向她招手。但却因父母的变卦,最终她没有能跟他走。如今悔恨之余,她要作最后的努力,呼唤爱人重申旧盟。她幻想自己穿上了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迫不及待地呼唤男家快来人驾车迎接她过门去成亲。这种由满腹悔恨引起的对幸福生活无限向往的强烈感情,在诗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应该指出,诗中抒情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现实中是一种无望的追求。她其实并没有找到越过急流险滩通向幸福彼岸的渡船。在诗中,读者充分了解她的怨恨之情是对着她父母的,但却无法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父母的态度。她只能幻想有朝一日她的心上人派人来把她迎娶过去。看来等待她的依然是无法改变的可悲命运。可以说,这首诗是对旧社会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

抒情主人公对爱人的感情是深沉的,对自己屈从于父母的意志流露出极度的悔恨,希望爱人重申旧盟心情表达得极其迫切,一句话,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为此诗抒情的一大艺术特色。一、二两章中抒发的未能与爱人结合的悔恨之情,读者仿佛能听到她的叹息声;三、四两章中抒发的迫切想与爱人结合的向往之情,读者仿佛能听到她的呼唤声。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都极其成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抒情主人公由深深的悔恨而引起的向往幸福生活的幻觉,这种悲剧意味极浓的感情大跳跃,读者读后不能不为之动容。

【诗经·国风·郑风·丰】相关文章:

1.诗经·国风·郑风

2.诗经《国风·郑风·丰》原文赏析

3.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4.诗经·国风·郑风·羔裘

5.诗经 国风 郑风 子衿

6.诗经·国风·郑风·褰裳

7.诗经的国风·郑风·缁衣

8.《诗经》 国风·郑风·羔裘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