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4-05-01  字数:9700字  手机阅读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教学改革的日渐推进使得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从入手,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设置,实现社会体育发展潮流的引领作用。本文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为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效率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1、前言

社会发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我国地域面积非常的辽阔,因此,造成了经济、文化等方面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各大高校实际的办学规模、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设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色。高校需要注重体育教育模式的适应性,尽可能解决体育教育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巨大落差,实现体育教学的规范以及指导,开辟新型发展思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2、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大多根据体育工作条例以及高校体育指导纲要作为基础,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坚持大一、大二开设基础性体育课程,大学三年级以上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的选修课程,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选择体育课程选修加必修的形式,实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统一性要求。在此基础上,高校按照自身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系统特点来实现课程的有效组合。从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来看,大学体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学校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是却呈现出非常多的问题,诸如,教学模式缺乏研究、实际的课程分类较为模糊、分析总结不够详细,等等。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体现出来高校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程序,对实现课程目标、执行教学计划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总体目标存在着明确性,但是实际的结构关系上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3、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3.1、三基型教学模式

作为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三基型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能,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实际的教学采取行政班教学模式。三基型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位置,实现了规范化的体育教学,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却与中学、高中的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着巨大的重复性,实际的教学过程并没有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在上个世界末期较为流行,但是目前缺乏适用性,学校采用性非常低。

3.2、阶段性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的阶段性,也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来设置课程,并且根据所设计的阶段来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大部分高校的阶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两段式教学方式,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普通的体育教学课程,大学二年级则是开设选项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大学生实际体制,充分的提升大学生体制,为之后的体育教学打下基础,大学二年级则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为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大学一年级普遍采用统一性的课程要求,因此并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课程内容重复非常严重,大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与大学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因此,阶段性体育教学方式更多的是针对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了能够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满足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阶段性体育教学方式的高校数量较多。

3.3、选项型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的选项型,主要就是指在固定上课时间之内,将其中的两个学期进行固定,其他学期进行换选,通过学期的不断换选来提升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实际上,选项型体育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针对教学内容非常多、课程容量非常大的教学,这就使得一个项目能够进行集中性的开设,通过多个学期的紧凑学习来提升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以及紧密性,保证整个结构的完整性,提升教学的连续性。在进行连续性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爱好来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使得该项目知识技能的深入掌握,提升运动技能,这样能够更好发挥教师特长,课程管理较为简单,因此高校实际采纳率非常高。选项型的教学方式对提升专业体育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体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久而久之,失去体育学习的信心;或者是教师变化、学生退出等问题而造成调整性差,教学非常不稳定。

3.4、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

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所能够承受的容量来设置教学版,并且根据形式上的差别在一个学期并行开设。同时,在进行教学班的设置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体育水平划分为特长班和普通班,特长班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术动作的解析,社会普及面较大,教师需要根据标准来进行学生考核;基础班的教学动作较为简单,更加针对社会发展潮流,学生数量较少,教学周期较短。并行型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保证不同的项目能够同时开设,同时还能够保证同一个项目的不同内容能够在同一时间开设,实际的教学内容独立性、连续性并存,实际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续期以及师资特点,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例如,学生更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实现不同学生的良好发展。此外,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启发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接受度更高。由于实际的选课存在着非常大的自由度,因此,实际的教学监督工作非常重要,通过考核标准的均衡性来构建管理体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学习时间非常长,这样能够提供更好的平台,但是如果网络选课系统不发达,则容易出现非常多的问题。

3.5、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

所谓的体育俱乐部,也就是将体育项目作为重要的载体,通过建立体育教学团体或者是体育活动团体的方式来完成。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年级方面的巨大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来进行自由选择。学校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素质等方面开设体育课程,设计较为固定的活动时间,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性的辅导,每一个俱乐部都存在着固定的表现形式,实际的教学具有层次性多样化,有效发挥学生潜力,体现学生的内在价值。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管理模式满足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多样性需求,鼓励发挥学生潜能,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整体性。从目前高校体育项目建设来看,由于师资支持、体育场地设施支持等方面的限制,高校非常多的体育项目无法开设,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首先,影响到实际的教学实施。此外,学生体育选择自由度的日渐加大使得教学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由于学生体育意识并不成熟,因此实际的选课以及学习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俱乐部性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4、结语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提升身体素质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导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思想,坚持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并存的观念,充分的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实际内容。由于体育教学体系的复杂性,高校需要更加注重体现教学的多目标性以及多功能性,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形成稳定的体育教学结构。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发展实际,结合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自身资源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运动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深化教学冬季,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优化,进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体育教学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东锋.新课程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9(09).

[2]陈庆平,李华,陈华东.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技,2012(01).

[3]盛建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04(02).

[4]朱继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体育学刊,2004,11(06).

[5]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J].体育与科学,2002,05(03)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