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妹尾河童佳作阅读感悟700字

时间:2024-05-09  字数:700字  手机阅读

若对待他人方式的不同便可折射出文化背景的不同。

本文中就有这样一位来自日本的女性,去德国读书。初来乍到,她希望很快地结识一些朋友。于是,她到了隔壁宿舍,表达了想和一位德国女子成为好朋友的愿望。没想到,得到的回答令人意外,大意是说,时间是检验她们能否成为好朋友的一把标尺,大概半年后才可以知道结果。

日本女子怀着满心惶惑第二次向一位意大利女子战战兢兢地提出成为好朋友的请求。没想到,这次对方的回答令人如沐春风:”只要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我实在是太愿意有一位来自东方的好友了,这个星期六,我来教你做千层面吧?”

于是,日本女子心情变得充满期待,一切都充满了光彩。在充满陌生和孤寂的他乡,她总算结交了一位好友。

可是,星期六一整天,这位好友都没有在家,更别提约好的做千层面了。隔天,意大利女子满心歉意:“我看了你留在门上的纸条,实在是抱歉得很,我和男朋友出去,高兴得过了头,就把约好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啦!”

这两种待人方式一冷一热,一理性一感性,可不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吗?

让人高兴重要还是让人不失望重要?

意大利女子温暖了别人的孤寂。热情洋溢的话语令人感到宾至如归,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但是,却随性地约定和随性地失约,这希望的后续是失望,也不算是守信用,不值得学习。不过,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还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呢!

但是德国女子的思维严谨背后,是不是少了缓冲,不够婉转,理性成分过重,少了些人情味呢?

我们提倡的“圆融”,大概就是说必须兼顾感情和理性吧!这样才不失为一种好的待人之道吧!

我们通过这段故事还懂得了,与人交朋友,不能完全凭借第一面的言谈感觉和印象下定论,毕竟,说得好也要做得到。真可以用得上一句古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假以时日,在实践的试金石上,友谊的成色才会被我们品鉴出来。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