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荡 记叙文1200字

时间:2024-05-02  字数:1200字  手机阅读

大约在村庄的小河边,在绵绵的水流的豁口,有一片芦苇荡,森森莽莽,重重叠叠。翠色的芦苇叶子流着夕阳的赤金,和着荡漾的水波,在渔工的号子里,漫无目的的摇晃,摇晃……

又大约是田苗抽芽的时候,东风中混合着湿润的泥土和鲜草的清香,一层一层的吻你的额头,撩起你耳旁的细发的时候。村子里的半大孩子们,三五成群,头上顶着柳枝儿新编的花环,唱着新学的小调,跳跃着,欢呼着,麻雀一样散落在乡间小道上,他们来到这小河边,望着那摇摇的芦苇荡,心里打着小鼓。

“河边可是不能去的,河鬼知道吗,河鬼!专吃你们小孩!”

爷爷高高扬起的手指犹在眼前。为首的几个胆子大些的吃吃手指,吓得一个踉跄,瞪大了眼睛,笑着往后跑,躲在树后痴痴地笑。于是,那芦苇荡如同禁地一般的神秘色彩慢慢,慢慢的唱着诱惑的歌,像老水手说的美人鱼,迷迷茫茫在河雾里。

还是那几个胆大的,用幼嫩的嗓子高声唱着渔工的小调,鼓着嘴,虎着肩膀,在身后的小子的助威声中大步地往芦苇荡走去,站定在芽黄的,半透明的芦苇前头,又回头看看树后的小子们,横下心抓了一支芽,撒腿就跑,于是,他在小子们的欢呼声中憋红了脸,高高的举起自己的芦苇芽,像得胜的山大王,放肆的笑啊,跑啊。累了累了,就在老树下坐下,把战利品小心翼翼的破去外头的陈壳,须臾之间的芦苇芯小得可怜,柔弱而青翠,散着一丝丝的甜味,山大王于是高兴的把那细细的芦苇芯含在嘴里,鼓起嘴,吹出不成调的曲子,哔哔叭叭,直到嘴巴酸涩了,吹的乏味了,然后慢慢的咀嚼,把所有的甜味儿贪婪的嚼个透彻。晚风吹过鱼草地,起起伏伏,掀起孩子们的衣角,圈里的牛羊有一搭没一搭的叫唤着,奶奶在小巷的青石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河面粼粼波光,打渔的爷爷撑着长蒿,踏浪而来,路过芦苇荡,打下片盘的苇叶,想着回去晾干裹粽子,然后悠长的号子在芦苇荡里回荡,天已黑了……

等到邮差送来在外的爸妈的消息,去芦苇荡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奶奶的故事总是被怀疑,爷爷的话也没那么权威,小子们背着开口的书包,哐当哐当,聊以终日,知了马蜂,撵猫驱狗,摸虾捞鱼。炎热的暑假,半个身子浸在水里,为了半块雪糕大打出手,相互骂娘。不打鱼的日子里,奶奶坐在天井补网,爷爷穿着半身的套筒裤,别着短短的柴刀,下到芦苇荡去,握住老而硬的芦苇,齐根砍下,片成篾子,编成篮子,在长长的河岸上,迎着一阵又一阵的河风,高高远远地抛出,捞起一篮篮的河螺河蚌。又在天井里的柿子树下,和老妻,和孙子,慢慢悠悠的吃晚饭,独自喝着粮油社打来的高粱酒。

爷爷的头发全白的时候,芦苇荡已经茫茫雪原一样了,碎絮飞满了整个村子,西风一起,洋洋洒洒做文章一样,那黄黑的芦苇顶着一片的白,老学究一样摇头晃脑,黑黄红的天空下,不辞辛劳的唱歌。奶奶的呼唤声再也听不见了,她深浅走过的小道被铺上了水泥。孩子离开了小村。

芦苇啊芦苇,不悲不喜,静静在夜里,听爷爷咿咿呀呀,凉灯初上。

有一年冬天,真的雪盖住了河面,盖住了芦苇荡,残损的芦苇戳破了雪被,露出黑色的梗和刀子的豁口,爷爷坐在河边,拿了芦苇竿做的鱼竿,一片寂静,爷爷想着,明年开春,不如采一些芦苇芽来吃,爷爷想着,老伙计们该种坟头了,孩子们又不在,爷爷想着,开春还要去打鱼 可惜要一个人了,想着想着,很得意,撇撇胡子,裹紧了老蓑衣。

回到老屋,爷爷应景的放了串鞭炮,暗红的纸慢慢嵌进雪地里,闷响几声,炸黑了白雪。大地又归于寂静。

北风吹过芦苇荡,芦苇荡死了一样,默默不做声……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