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4-05-07  字数:35300字  手机阅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合集10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最近我在看《平凡的世界》,只是看到第二本书,并没有完成,但是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与感想,与大家共勉下。

这本书的主角就是孙家的两个儿子,哥哥少安和弟弟少平。其实这本书和《人生》有相似之处,就是通过描写在一个家庭的生活,一个村,一个地区的生活变化来凸显当时时代的变迁,应该就是以小见大的感觉吧。我觉得这种手法不错,能够将笔墨集中于一个比较小的点,能够详细地描绘这个小点的变化过程。

少安和少平和《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都是生活在当时中国比较封闭的时代,特别是思想保守封闭的时代,通过写他们在这个时代中的无奈和极力去突破传统,突破思维定势,去创新,去做那个时代的人突破者,敢作敢为,可在如此顽固的当时的那个社会,去突破传统,去创新,去反对当时的“潮流”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贫农出身的他们又有什么资本去做时代的“反叛者”无奈之时也只能随大流去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

喜欢上当教师的她却因为当时的封建思想,那是癞蛤 蟆想吃天鹅肉,而不敢去表白去追求自己真正的所爱,只能娶门当户对的另一个她。他们想追求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希望婚姻自由,自由去追求自己的所爱,却被古板的长辈一一否定,还向他们施压……突然觉得那时的她们是多么的可悲,同时我又是如此的佩服她(他)们,敢想,敢于追求,虽然在过程中的确是那么的痛苦和煎熬,结果亦是不能为他们自己控制,但他们毕竟努力了,相比那些连这些想法都没有的人已经幸运多了。

当然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婚姻自由,恋爱自由想都不敢想,其实那也并非他们的错,他们从小就被思维定势了,要去突破真的不是普通的人会去想并付诸行动的。

这时候我难免想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有时候也挺可悲的。做的一些事连自己有时候都感到很无语,形势所迫吧。

最近我感想颇多,在课堂上,在讲座上,我四处张望着,大部分同学都在埋头干自己的事,其实一般是在玩手机,看自己带来的书,不管老师,讲师在上面讲什么,他们讲他们的,我做我们的。有时候想想何必呢,双方没有一个是感到爽的。那些选修课,我的感觉已经不是到了无语的程度了,是麻木的感觉了,那叫什么课啊,真的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没水平的课程,没水平的老师,无奈的我们!学校也是迫于国家要求吧,要我们大学生要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全面发展。只是为了混个学分,混个素拓分。我们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大学过去将近一年了,学校的社团活动真没几个是有质量的,但数量之多,我们大家心知肚明。素拓系统里项目已经有N多个项目了,有几个是我们真正是愿意去的。我们也真的是迫于无奈啊!

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有时候挺同情那些老师的,其实说同情也许是对他们尊严的伤害吧!

我真的是挺迷茫的,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为了这么无聊的事去花费我宝贵的时间……

我也在不断探索和进步,一切顺其自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在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那一群黄土般朴实的人啊。平凡的故事同样演绎着经彩,平凡的双水村也有精彩绝伦的篇章。每当月光洗尽铅华,悬挂在用不退色的深蓝天幕,轻轻泻入千家万户。我总想站在山头眺望那一束束黄晕的光从每一个窗口射出,凝思着那每一个窗口下是否都聚着一家人,每一家人是否又都上演着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

“劳动就是幸福”每当我看到这句话就会想起孙少平,想起他在煤矿工作时干的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想起大风大浪过去后这最朴实的充实自己的方法。或许看到这句话也会想起孙少安,那个13岁就辍学中的帮家里中四维持生计的少年。农民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他们不求天不求地。只求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的辛勤劳作,几亩薄田能在血汗的浇灌下长出些养家糊口的粮食。

一段历史能给一个社会烙下深深的烙印,生活又只不过是漫漫长路上无数瞬间的拼合。“情”是那永远不会脱落的粘合剂。是少安和少平的手足情深?是少安润叶的两小无猜?是润叶向前的苦苦真情?是少安红梅的情窦初开?还是少平喝晓霞的生死两个的海誓山盟?可那又是为什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现实面前屈服了,所有的爱所有的情都在世俗封建里脱胶了。把生活摔的七零八碎,一片片跌落尘埃。

好在没有永远的幸福,也就没有永恒的痛苦。生活就像双水村的流水一样不紧不慢的哗啦啦的流,失落顺水流走了,幸福也随波飘远了。闭上眼,就似乎能看到那一年一度的热闹如春节的打枣节。那红火劲竟压过中秋端午。那一天里,所有双水村的人们似乎忘掉了一年的烦恼和忧虑。人们在山林间随意吼着两声信天游,打下一粒粒肉厚核小的大枣子,笑着唱着闹着。这时的双水村,似乎连空气都弥漫着甜甜的枣香,还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路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额花香弥漫”一直记得冰心的这句话。总觉得它美好又梦幻,就像保险箱里的光芒四射钻石,当伸出手指时,触碰的只有一片冰凉。一切美好的可望却不可及!都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那历史的烙印就是牢不可催的保险柜,是打不穿的思想封建。少安与润叶,那一对双水村里青梅竹马玩大的童真少年,就因为身份的不等生生把思念埋葬;少平晓霞这对抱负远大的知识青年,在一起谈理想论希望,还有那充实着精神生活的信物书籍,和一本本精致的参考消息,无不寄托着浓浓深情;茫茫大草原上,金波一定还在唱着那首熟悉的曲子“在那遥远的地方,尤为耗姑娘。”天苍苍,野茫茫,哪里有他梦里的姑娘?

茫茫天地,云云众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平凡人,什么在yin影响你的命运

无论历史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无论世代经过了怎样的变迁,于当事人而言,个人不过是大时代下一颗平凡而微末的星辰,时过境迁后,一切终归于平淡。尽管文学终难以避免时代的烙印,但不论是讲风雨如晦的文革,还是日新月异的时代,路遥先生皆以平和朴素的笔调,将那些最平凡的人们的故事缓缓道来,这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每个人都曾是历史变革的主角,每个人在平凡中寻找生的意义。年少时期最好为人师,常以自己的一点儿经历便推测他人是否过得幸福,胡乱施以莫名的同情或羡慕,如今看来是全然不必要且可笑的。《平凡的世界》最恰到好处掌握了这种客观,黑煤窑里炭工也好,省委书记也罢,不能说谁一定就是幸福或者不幸的,每个人都有其局限性,难以避免地要经历纠结、挫折和痛苦,不得不力所能及地劳动,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只要一个人的心灵感到富足和充实了,他就应当是幸福的了吧。

不由思考,人的命运究竟在受什么影响?

私以为,与主观的思维局限性及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都有不可分割的因素。以书中主人公少安和少平为例。

在双水村这一小环境下,孙少安作为家中老大,早已展示出他的“才能”,被村里人称为“能人”,却由于一边受到大跃进、文革时期集体农耕的影响,一边承担家庭的重负,虽每日辛劳,却无法切实地改善家庭贫困凄凉的状况,这是由于环境的局限性造成的痛苦。一旦新时期来临,环境发生改变,办砖场、贷款融资,这种局限就不复存在,他就能有一番成就。然而,过早的辍学导致他文化知识的缺乏和视野的狭小,思维的局限往往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悲剧,譬如他无法向弟弟一般勇敢地跨越阶级追求自己的爱情。而有些思维的局限却可以通过成长中的实践教训得以提升,商业交往的明枪暗箭起初他并不熟悉,以至于缺乏戒备之心,失去自己的判断,仅凭一己经验和感情冲动,给砖厂生意带来极大的风险。一次失败经历的反省再加之弟弟的循循引导,他才终于回归正轨,也使思维来到更广阔的一片天地。

同样地,家庭的重负让少安的弟弟孙少平自幼敏感早熟,虽然受时代环境局限的影响,他无法攻读大学,但读书的习惯和在县城上学的经历让他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也更加深邃。这使他虽然与晓霞处于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身份,却能够在思想上得到共鸣。也使他选择更加独立的生活,即使身处不见五指的黑煤窑中,即使心灵和身体均承载着无限痛苦,他都能从中找到劳动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并对这样的痛苦充满幸福和感激。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而人的生命正是在煎熬中才强大起来!我想这就是这部浩瀚长卷,想要告诉我们的,关于生命的真谛。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一、苦难的路遥

路遥,出生在极端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儿时吃不饱、穿不暖、在受到家境好的小伙伴欺负之后还要被父母责怪小该去招惹别人的记忆使他对苦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7岁那年,更是被父亲一路乞讨送给了伯父家做继子为了能读上书,他没有哭闹,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穷人的孩子甲当家”,尚在年幼的路遥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和艰辛,懂得了只有依靠自己,不停地努力、抗争,才能不被打败,不被吞噬。童年的苦难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品格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革开始后,他受到了影响。1969年底回家务农,期间打过工、教过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应该说,路遥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精品很多,因为字字血泪,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谱写赞歌。最终,路遥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创作道路上,留给世人太多的遗憾。

二、苦难中所凸现的伟大品格

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落差巨大,在这样大的现实背景之下,人们被金钱财富所左右,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追求生命的意义对于许多人来说变成一个笑谈。一些作家只提声望不提尊严,大部分作家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路遥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他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他告诉我们在人生中无论在何种的困难条件下,都应保有作为人的伟大品格。那么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弘扬的伟大品格体现在何处呢?

我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他笔下的人物在苦难中仍具有爱人、宽容的品格。《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高中时代是在70年代度过的,那时家里穷,可他特别喜爱读文学书。在班上开会或政治学习的时候。他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不久他这种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就被人给班主任揭发了。告密者就是离他座位不远的跛女子侯玉英。对这样一位伤害过自己的人,孙少平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在汹涌的洪水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把侯玉英从洪水中救起,孙少平的胸襟是多么伟大!孙少平的精神是何等地崇高!

第二,他笔下的人物在苦难中仍能保持勤勉、助人、坚忍的性格。《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自幼丧父,是他供养母亲,将弟弟拉扯成人。为了给弟弟成亲,他背了多年还不完的债;当弟媳提出分家时,他又让出祖居的窑洞,自己携母牵子借居别家。他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毫无怨言。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窑洞,又让给了新婚的大儿子孙少安。生活真是太沉重了,全家老少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馍,但他们都不去咀嚼自己的痛苦,而是勤勤恳恳终日劳作。小女儿兰香每天放学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拾柴,干这儿干那儿。从不用父母指使,好吃的从来都最先让给奶奶。这是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所泯灭不了的人的尊严,是古老传统中的人性因素,是贫穷的`黄土高原开放的精神花朵。它的奇异力量,溶化着人生的苦难,维系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生命繁衍。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永远让人激动不已的书,这么多年,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我,每一次想起这本书,想起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想起孙少平那正直的心灵、不屈的灵魂,想起田晓霞那风风火火的爱情、热情活泼的性格,想起孙少安的朴实、田润叶的善良……我的心便会抑制不住地激动,眼圈会莫名地潮湿。

记得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1995年,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三,压力很大,心情总是很压抑,整个人都很消沉。常常是手里拿着课本,脑袋里却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无聊的时候只好四处寻觅一些所谓的“闲书”来打发时间。有一天放学的时候,看到同学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读者》,就顺手牵羊地翻开看看,结果第一眼就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大学生说,他和女朋友分手的时候没有哭,看《平凡的世界》却哭了三次。我看到这句话之后,就笑了,不过心里多少也有些好奇,于是到处去找这本书来看。后来从一位朋友那里借到了,厚厚的三大本,墨绿色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别人这时候都在教室里争分夺秒地复习,我却一个人躲进了房间,开始了“平凡的世界”之旅。

7天时间,我几乎没干别的,除了吃饭和睡觉,我整个人都陷入到书中的世界了,那被人遗忘的农村生活,那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那种朴实和真诚,彻彻底底地将我震撼了。这是一部真正的苦难之作、心灵之作和生命之作。实实在在的生活,普普通通的日子,平凡的小人物却有着不平凡的灵魂,面对生活里真实的苦难,永远高昂着不屈的头颅,这就是人性里最光辉灿烂的部分,也是这本书的意义之所在。看完之后,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活的炼狱和灵魂的洗礼,一夜

之间,我就长大了,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我开始振作起来,以一种关怀的眼光看待身边每一位普通的人。我渴望成为孙少平那样的青年,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可以活得很清贫,但永远追求人格的高贵。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穿梭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流浪的日子里,有风雨也有温暖,有甜蜜也有忧伤。但每一次遭遇挫折和打击,痛了、累了,我都会翻开《平凡的世界》,所有的困难和委屈在它面前都会化为乌有,它是我个人的《圣经》,风风雨雨伴我前行。

为了写作这本书,路遥献出了他的生命,但他那像泥土一样伟大的灵魂,却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感动着每一位善良、真诚的中国人。《平凡的世界》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被我们仰视。

平凡的世界,伟大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等。还有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良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表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世界就是农民的世界。而路遥,用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了这点,取材于中国西北部黄土

高坡一个普通的农村,然后,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展开整个故事情节。用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了整个中国,整个人类的平凡的世界。

小说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极其独到,注意人物的现实性。孙少安,是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出身卑微,而润叶却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润叶面前表现出退缩,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这样的心理矛盾,路遥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逼真。同样,也很符合现实状况及现实心理。他,最终错过了润叶。但是,同样因为他的小农意识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之后,生活便替代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无不让人感到惋惜,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却最终生命赋予她只有那么短暂的二十几年。后来,少平和师傅的妻子结合。一切都很平淡,没有轰轰烈烈,故事的深刻性,我们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在我们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晓霞可谓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少平却是带有消极色彩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两个可谓是不同世界的人却能在感情方面达成默契,可真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然而两个人感情达到高潮时,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悲剧,故事情节真是波澜起伏啊。

作者几乎都是塑造的悲剧情节,不管是少安、少平、润生、金波、润叶、晓霞、丽丽、红梅,作者都是以悲剧圆场,尽管当中充斥着一些苦涩的圆满,就是因为这些富于悲剧性色彩的人物才会引起读者内心情感的晃动,要是我来拟定这部小说的结局,我会把晓霞与少平结合在一起,虽然事事不能尽如人意,但是至少也应该像润叶与向前的结局。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

少平在小说结局还是一个煤矿工人,这么英俊的一个人,最后为了救自己的工友,差点把命也没了,最关键的是从此他再也不英俊了,也许这是我所关心的,而他的女朋友晓霞,在一次自然灾害中为了抢救生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少平从此一撅不振,对感情失去了信心,并且拒绝了喜欢自己的好姑娘。这个男主角后来变成了像<海上钢琴师>里面的主角,他已经习惯了煤矿的生活,并且即使有任何的的好的机会,他也不会离开煤矿,这里远离世俗,这里有兄弟情。也许这一辈子,他也就这样了。 他永远是这样的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侈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现实,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这也许是许多所有从农村走出的知识阶层所共有的一种心态。

润叶和向前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每天他们都在夕阳的余辉中,在那条被夕阳染成桔红色的路上一起回家,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正因为如此,向前更加坚定了生活的信念,却使自己的腿断了,他也承担起了作为父亲的责任,自己学修鞋,去作了一个修鞋匠。虽然他的家庭很富足。

真的难以想象,起初,润叶只喜欢少安,对向前十分反感,后来在别人的劝告下,没有办法,才嫁给了向前,可是婚后,她又不和向前在一起生活,一个人去别的城市工作,这间接导致了向前出了车祸。不过还好,向前也是一个好青年,我后来也才知道。也正是这场车祸,使向前和润叶又生活在了一起,只是,在社会层面,世人都不明白润叶为什么要这样作。

关于作者路遥,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早期通过写这部小说,就已经考虑到了发展经济所造成的问题,小说中,少平通过平时不断学习,了解西方社会,从而知道在西方富人取得财富后,会造福社会,以此来平衡贫富不均,差距,少平也就此竖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把这些想法告诉了哥哥少安。

少安经过坎坷的生活道路后,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可是在改革开入的初期,在思想落后的农村,他又不敢露富,不敢太过张扬,生怕别人过分眼红,可是又不知道把钱花在什么地方,在一次和弟弟少平的谈话后,他恍然大悟,开始和周围有先进思想的人,一起为双水村的孩子们重建小学,并以此来对抗在改革开放中,死灰复燃的封建残余。

基本上这部小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正是所谓好人不长命,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去做一个坏人,也不能因此放弃理想,信念。里面也有一些农村人可笑,愚昧,憨厚的生活片段,我也很喜欢,让我想起了很多老家的生活画面。令人鼓舞的是,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差不多都是大好青年。都是好同志,向作者路遥致敬!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

世俗的眼光,总是束缚了世俗的人们,而那挣脱世俗的人们,不会顾及这世俗的目光。有时,我们都在叹息这个世界太喧嚣,而喧嚣的世界我们是不能改变什么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你不改变,没人替你挣脱,你不挣脱,那你就无法和阳春,最终,庸碌一生。是的,我们是平凡的,但是,我们不能世俗,只有在平凡的人生中做出点不平凡的事,我们的人生才会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自豪的说,“我的一生,不后悔!”

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追寻幸福的脚步,而幸福是什么呢?也许正如作者所说:“你知道,幸福不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可是,有时当幸福真正向我们阔步走来时,我们却有点惊慌失措,并且还堂而皇之的去追寻我们自己所谓的幸福,我们在追寻自己所谓幸福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发自内心深处沉重的呐喊?我们不否认,有过,我们也想和世俗一决高下,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挣扎是徒劳的,因为这是有世俗的本身决定的,除了想挣扎时脸上泛起的红晕和瞬间心跳的加速之外,最终还得向世俗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我们却不知道,但我们歇斯底里毅然决然追寻我们所谓幸福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为了我们在深深的呼唤,她们日日想,夜夜盼,多么希望那焦急的眼光对峙在一起重生生活的希望!到头来却只换来流失的青春中留下满满的殇,没有人知道这是怎样的痛苦与悲凉,只有那两行晶莹剔透的泪光告诉我们,她们的内心承受了她们所不能承受的伤,还有更多的无奈与忧伤,只有黑夜与之为伴……

你也知道,平凡的世界还有那么一些不平凡的人,他们敢说敢做,敢做敢当,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身上有一股敢与世俗抗衡的力量。生命的长度,没有决定他们生命的深度,在不同的角色,他们踽踽而行,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生活的热度。无论多远,他们的心却紧紧相依,他们彼此,是相互前进的动力,这动力源于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源于这生活给以他们共同的启迪。他们不顾世俗的眼光走在一起,永远相依。可是,无情的岁月给他们的生活留下了太多难以抹去的伤痕,坚强的人们,越多的伤痕更是鞭笞着他们不懈的前进,尽管他们之间的距离和泰戈尔所说的一样远,他们仍然把泪水留给自己那颗饱经沧桑的心,这不免使我想起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的点点滴滴,可是,我又更为他们身份的差距而上演这样纯真而温馨的爱情不知模糊了多少次自己的眼睛。爱,也许当如是吧,这,才是爱的真谛!

嬉笑怒骂,唱响人性的本真!嘘寒问暖,述说生活的意义!跌宕起伏,勾勒人事的玄机!悲欢离合,道尽人生的真谛!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9

平时生活中不敢看电视剧,害怕自己沉迷,荒废时间。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了《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深深的吸引了我,不能自拔,直到我把56集看完。

当我终于把这部电视剧看完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和道不明的滋味,是被电视剧中故事和人物所感动?还是为了自己和剧中人物有着相似的经历和不幸,也一样坚强的面对生活而感到一丝欣慰?这部电视剧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促人上进。

剧中人物最让我感动的是孙少平,一个出生在农村穷苦家庭的年轻人,他曾有过很多机会改变自己艰苦的生活,但他放弃了。他想要的是什么?他迷惘。他离开了双水村,他要去找属于他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为了生存,到城市后做着各种沉重的体力活,饱尝了人间冷暖。一次机会让他成为了大牙湾煤矿的一名矿工。

当时和他一起去的大多人目的都不是去做一名矿工,只是把大牙湾煤矿当着一个跳板,混着日子等着父母把关系搞好就调走。走进宿舍,别人行旅是大箱小包,别人的床铺得比家里还要舒服,而他却只有换洗的两件衣物,床上被子都没有。就睡在木板上,一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差别巨大。他计划着要好好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首先要去买上一条被子。在培训学习考试中他考第一名,100分,让领导刮目相看。在工作中他勤备努力,而那些关系子弟们只等着调走,不下井,吃不了苦,才到半年时间,他们已经坐吃山空了。一个个把自己曾经用来炫耀的物品求着卖给孙少平,生活毫不客气地置换了他们的位置,这让孙少平更加确信,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更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孙少平给同伴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

他的优秀领导看在眼里,不仅能吃苦,有文化,而且脑子灵活,关键是为人正直。二班是个烂摊子,老工人少,协议工多。协议工跟煤矿签三年合同,混三年仍然要回去当农民,都不把矿当自己的矿,一个月指标一半都完不成。没人愿意做二班班长,主任决定让孙少平去做这个班长。而到任的第一天得知这个班的人这几天都要请假回家,串通的大家一起走。罚不责众,一直以来领导都拿这些人没办法。为了管理了激励这些人,他对领导提出旷工处罚,全勤奖励的办法。在他的带动下,不仅留下了这些人,而且让这些人充分发辉了他们的潜能。二班不仅超额完成指标,而且连续几个月拿第一。他们班成了矿上学习的榜样。他的工作虽然平凡而艰苦,而生活在其中,他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幸福,他为自己的艰苦生活感到自豪——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不完全为荣誉高兴,而是感到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得到了承认和尊重。

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除了无尽的怨言和牢骚,还有多少人能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有多少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

坦白的说,我看过的书扳着手指来数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另外的计算方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一些杂志,也读过两遍《红楼梦》,阅读了路遥的所有作品,这便是我的全部,相当贫乏。

《红楼梦》没有读懂,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只零星地记得几个人名,因而驻留在心中最长久的便是路遥倾心描绘的黄土高原,当然《平凡的世界》在其所有的作品中又是最令人难忘的。当初开始接触时,不知是正因情节还是为别的,情绪交织着激动与感动,一百来万字的作品一口气读完,至今也令人感到吃惊。

看《平凡的世界》是在中学的时候,那是一个有着辉煌的梦想,凌云的壮志的季节,也是一个有着家庭变故与生活挫折的夏天。伤感与失败,现实与自尊,在书中好像阅读到了自我。想像着主人公的艰难,还有他的高昂的头、他的坚定的步伐,也好象在他的世界里走过一遍。

生活中梦想的失落,追求的果实,最容易令自我怀疑自我,有一段时刻,发疯似地喜欢上了哲学,从萨特到弗洛伊德,从尼采到叔本华,留连忘返走在那些令我似懂非懂的哲学名词世界中。在我的意识里染上了无法抹去的悲观。然而当我翻开《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渐渐地走出了那种伤感的哲学气氛,慢慢地明白这世界有着许多东西值得咱们去注视和明白,而用不着悲伤。从作品中阅读农家的琐事与盼望,还有秀水青山与封建愚昧,更有主人公对生活环境的凛然傲气以及梦中甜美的渴求。在以后,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作者笔下黄土高原的农村与我偏僻贫穷的家乡进行比较,尽管一南一北。

海明威曾在《老人与海》中说:“人,你能够去消灭他,但不能打败他。”关于这方面的名言佳句读过很多,但是当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着这至理名言时,我被感动了,被鼓舞了。当孙少平慢慢地捱到最后拿着两个黑馍时,我的瞳孔在升温,我的心跳在加速,虽然这样的情景是在几十年前。假如给我一份这样的现实,我能拿起这两个黑馍吗?在以后我想了许多,假如同样的窘境给了我,我会坚信自我的,会走过自我的。依然不变的沉重的负荷压在孙少平的肩上,于是他走上了做苦工的道路,在沉重的劳累之后,躲在昏暗的屋子里坚持阅读,而同样年龄的我却在等待家中的汇款,在明亮的灯光下让最珍重的光阴从身边溜走……我沉默了,我没了理由。

在厚厚的作品中,感受一个平凡与崇高的灵魂,其实不好埋怨生活不能给予你所有的渴望,也不好后悔自我选取每一步前进的道路。作品中的人物在我的心中撞击,他们的信念与追求,他们的痛苦与幸福。生活是很普通的,是需要创造,需要苦心经营的。在过去与未来的日子里,这种信念一向告诉我,去寻找美丽,寻找自我。

走出曲折的故事情节,走出人物的悲喜离合,在现实的生活中开始新的开拓与经营。走过每一个日子,尽管夹杂着困难与失败,失落与迷茫,可我对生活的梦想永不会沉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合集10篇)】相关文章:

1.《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合集11篇

2.《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合集10篇

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合集11篇)

4.1000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5.3000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6.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7.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00字

8.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000字

9.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