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欣赏

时间:2024-04-28  字数:3100字  手机阅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欣赏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赏鉴】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 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 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 \'。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 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 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平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 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真个是\'何陋之有\' 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

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界。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这是陶诗思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他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他抒发的是真情。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他阐释的是至理。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易也;乐躬耕为的使心\'愿无违\';避交游只图弃\'绝尘想\';悲人生,因为他留恋这短暂,充实的生活。\'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

他拣选的是\'易\'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 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王维也很企慕这种意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惜乎刻意的观察终不及渊明无意中的感受,斟酌的字眼儿也有逊于渊明用字的浑朴天然。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词因景设,意随词转,暗暗传出心境的微妙变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足当\'行云流水\'之誉。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这一\'招\'多么传神!足不出户,隔墙一呼,而知邻曲必不见怪,招之即来。相形之下,反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之为繁缛了。

他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

至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诸句,风韵天然,如谣似谚,几与口语无异。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但真正练易字而臻于化境者,其唯渊明乎!

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其一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词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欣赏】相关文章:

1.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欣赏

2.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赏析

3.归园田居五首原文翻译 陶渊明

4.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5.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6.归园田居五首作于陶渊明的什么时候

7.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8.归园田居五首原文以及翻译 陶渊明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