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郑慧教学实录

时间:2024-04-28  字数:19500字  手机阅读

望岳郑慧教学实录

望岳》是现存杜甫诗歌中最早的一篇作品。全诗以“望”字统摄,形象鲜明,意境开阔,格调高昂,分享了望岳的教学实录,欢迎参考!

课前放邓丽君演唱的《 明月几时有》,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 演唱的氛围之中。

一、导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山川河流、花草树本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我们学过的写树木的诗有:

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无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写山的有:

生: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写花的呢?

生::《梅花》。

师:同学们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举不胜举,如果说古代诗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诗就是那最闪亮最璀灿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去聆听诗人心灵搏动的颤音,感受诗人生命之歌的变调 。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杜甫早期所写的诗歌《望岳》。

展示课件一:踏歌而行觅古韵,余音袅袅仿古诗。请同觉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思鸿):唱着歌寻觅古诗的韵味,在余音袅袅中仿写古诗。

师:对。这堂课要求把握而两点:一是体会《望岳》诗歌意境;二是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师:《望岳》这个“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齐答“泰山”。]

师:对,是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老师板书“望岳”,简单画泰山轮廓)

老师画的泰山象不象?

生:齐答“象”(笑)。

师:这首诗比较好懂,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请同学来介绍杜甫及这首诗有关的内容。

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美。

生: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齐答“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历史,称为史诗 ”。

生:杜甫诗的风格主要以“沉郁顿挫”为主。

师:同学们介绍得很清楚,全面。同学们对诗人写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生:《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时写的。诗人在诗篇中远望泰山,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荡…

师:说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学课前对《望岳》一诗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学习这首诗。第一大组讨论①、②句,第二大组讨论③、④句,第三大组讨论⑤、⑥句,第四大组讨论⑦、⑧句。

学生互相讨论三分钟,老师参与讨论并作指导。

师:请停下。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鉴赏①、②句。

生:这两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

师:从哪个地方看出诗人是远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从“齐鲁青未了 ”这一句来看。因为在泰山周围,远看一大片的绿色。

师:这写出泰山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

师:很好(老师板书“广”)。第一大组同学说①、②句写出了泰山的宽广,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其他组同学帮忙想一想?

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句中,看出诗人非常喜爱这泰山。

生:齐说“一种喜悦的心情。”

学生看到林翠娜夸张的手势,都笑了。

师:是啊,在写景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应了这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

第二组的同学说说 ③、④句。

生:③、④句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造化钟神秀”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师:对,这个“钟”解释得好。

生:“阴阳割昏晓”说明泰山的南北暗、亮不同,说明泰山很高大。

师:这里哪个字用得好?

生“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一样。师:这个字找得好,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高大(师板书“高”)其他组同学对③、④句还有没有问题?

生:还写了泰山的秀美。

生:齐说“已经说了”。

师:噢,第二组已经说到了。很好。(师板书“美”)。第三大组说说⑤、⑥句 。

生:从这两句看出诗人心胸很坦荡。

师:心胸坦荡。诗中“荡”字是什么意思?

生: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师:对,同学们看看语文书封面,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生:齐说“有山,有云”。

师:对,山与云连成一片。第四大组说说⑦、⑧句。

生:就是写诗人登上泰山的时候。

师:登上泰山了吗?

生:齐说“没有,是说一定要登上去”。

师:诗人为什么想要登上去呢?一二三大组同学刚才说了什么?

生:因为泰山很高、很美,诗人想一定要登上去。这两句说,登上泰山顶就会觉得其它山都小了。因为泰山是很高、很大、很广。这样写,就衬托了泰山的高大。

师:觉得其他山都小了。古代一位智者也曾登上泰山,发出同样的感慨。同学们知道是谁吗?

生(陈金龙):是孔子。他说“登上泰山而小天下。”

师:登上泰山。觉得天下都小了,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生:齐答“夸张”。

师:这是夸张。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还没登上泰山,就说“一览众山小”,诗人这里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生: 齐说“想象”。

师:对。写诗就要展开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生命。当时诗人才二十四岁,正值胸怀远大抱负的时候。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青春年少的你登上泰山会有何感想呢?

生:有一种被征服的快感。

生:是一种征服泰山的快感。

生:祖国的山河真是美。

生:就因为泰山很高,自己上去了,身边有众山围着,自己就象神仙一样。

师:说得好。李白就曾来到泰山,也写了泰山,那就是神仙一般的感觉,同学们课后读一读。

生(吴海燕):我觉得是希望在明天,我登上泰山,想到我可以在这个世界创一番事业。

师:很好,有抱负,有凌云壮志。读这首诗,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是对泰山美景的赞扬,更是一种泰山精神,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时过境迁,千百年过去了,《望岳》以及诗歌体现的精神与泰山同垂不朽。《望岳》被喻为写泰山诗歌的绝唱。以后很多人来过泰山、写过泰山,但无人能比。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谁?

生:齐答“杜甫”。

师:同学们理解了诗歌内容、领悟了诗人的情感,下面再来读一遍。

生:齐读《望岳》。

师:读得很有气势。我们说《望岳》是一曲民族精神和杜甫个人抱负的颂歌。杜甫在颂,我们想怎么样呢?

生:齐答“歌”。

师:那好,我们讨论一下,选自己熟悉的.曲子来唱,可合作可独唱。

学生讨论、准备、练唱三分钟。

生(肖奕奕、颜碧文)齐唱《望岳》。

全班同学鼓掌、笑。

师:歌声悠扬。请问选的是什么曲?

生(肖奕奕):《大中华》。

师:为什么要选这首曲来唱?

生(颜碧文):觉得感情比较相近。

生(肖奕奕):节奏也很接近。

生(刘恺华):唱《望岳》(用《小城故事》曲)

全体同学笑。

师:为什么选这首曲?

生(刘恺华):觉得它很美。

生(刘广锐):唱《望岳》(用《三国》曲)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多么浑厚的歌声。为什么选这首曲?

生(刘广锐):觉得它气势雄壮,跟《望岳》很相配。

师:还有理由吗?

生(刘广锐):还有一首。

全班同学笑。

师:我问你还有什么选曲的理由?

生(刘广锐):内容也很相近。

师:几个同学告诉我们选曲时,要选内容相近、感情相近、节奏差不多的曲子来唱。

刚才刘广锐天机泄露 ,说还有一首想唱,让我们洗耳恭听。

生(刘广锐):唱《望岳》。(用《蒙古人》曲)

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男女同学的演唱各具特色。女声甜美清脆,有一种阴柔之美;男声高亢浑厚,有一种:

生:齐答“阳刚之美”。(笑)

师:如果一起唱不是刚柔相济吗?

生:齐说“一起唱”。

师:好。我们男女生一起唱,跟刘广锐选曲的标准一样,张胜蓝、贾明、谭达聪为我们推荐了《中国功夫》这支曲。我觉得非常好。全体起立,我们一起唱,颂扬中华民族瑰宝,展示我五班男儿志气。

师放伴奏磁带。

学生齐唱《望岳》。

师:同学们都谱了曲。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来唱,但你们没唱我也能感受到那种趣味。虽未成曲调却先有情。

这《望岳》既适合读又适合唱,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

生:写得好,节奏感强。

师:是呀,与其羡慕诗人写得好,不如自己也露一手。同学们写作之前,先结合这首诗了解一下古诗词特点。

学生讨论三分钟,探讨古诗词特点。

生(赵路遥):这首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要用对仗。

师:赵路遥给我们介绍了丰富的知识。你能说说这首诗中的对仗吗?

生(赵路遥):诗中“荡胸生曾云”与“决眦入归鸟”是对仗的。句式很工整。

生(叶奕诗):这首诗是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

师:严格说起来,这首诗是属于古体诗,不象有些律诗要求那么严。

生(汤洋):这首诗押韵。

师:对。韵脚是那些?

生:齐答“了、晓、鸟、小”。

师;写诗除了注意这些特点之外,还要善于想象。

生:(乔):写诗要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

师:对,观山观景充满一种情感,写诗要充满感情。下面请同学们互相切磋。

练习写诗。可以单个写,也可以一个小组集体创作。

学生写诗练习五分钟。

师(巡视、指导):有的同学写了《望莲》、《望地王》、《望莲花山》、《望珠峰》。

师:《望莲》,“朵朵水中莲,片片荷叶护”。哪个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写出莲、荷叶的形状。

师:写好了交上来,我们展示一下。

师:《望月》。

生:齐读《望月》。

师:《望冬》

生:齐读《望冬》。

师:读到颜碧文诗中“白雪如春归”。我就想到了毛xx的诗句

生:齐答“飞雪迎春到”。

师:诗句中“如”怎么改会好些?

生(刘志轩):改为“送”好一些。

师:很好。杜甫写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师:展示汤洋的《江湖——武林》。

生:齐读《江湖——武林》。

师:同学们读懂了汤洋诗歌的内容吗?

生:齐答“笑傲江湖”。

师:我们看着汤洋诗歌有没有要改动的地方。

学生讨论。

生:没有押韵。

师:我们帮他改一改。同学们有改的吗?没改出来,那好,我们课后改一改。汤洋这首诗也成为写武林的绝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把同学们的诗一一展示。课后交上来,我们编订一本诗集。再传阅。同学们刚才又读了、又唱了、又写了,其实老师也想唱。

生:老师唱一首。

师:对不起,老师唱不好。我写了一首,献丑了。

师:展示《感怀》一诗。

师:我解说一下“感怀”,今天讲这堂课老师感触很多。“杨柳枝,桃李词”都代指古诗词。“踏歌不尽心头语”老师看到同学们又唱又写,我很高兴,说不完心中的话。“前路再和千首诗”在以后,同学们还可以写千首、万首诗歌。

生:学生笑,齐读《感怀》。

师:老师唱不好,但老师也选了一首曲来唱这首诗。同学们帮老师唱一唱。

生:齐唱《感怀》。(用《中华民谣》曲)

师:谢谢。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今天又读了、又唱了、又写了,我们再来背一背。

生:齐背《望岳》。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诗歌,我们对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她不仅仅是形的和谐与庄重,不仅仅是声的柔婉与浑厚,不仅仅是境的幽幻与峻奇她是一汪永不枯竭的泉,一段永不腿色的梦,

一条永不迷失的路。诗歌,就象一曲生命之歌,荡然于天地之间,令人魂牵梦绕。同学们,我们随着优美的乐曲,充分与诗歌、与缪斯接触,用婉转的歌喉吟唱出她的神韵,用纯洁的心灵去感受她的灵秀。

教学反思

反思起来,我在诗词格律等方面还凭习惯直接 给了知识,而没有通过探究学习掌握。在备课时,我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和诗词格律难度大的问题,决定在课堂上对此不作过多探讨。虽然在课堂引导学生归纳古诗词的特点,为下一步的仿写作准备、作指导。大部分学生答出了古诗词的特点,但在仿写诗歌时并不能很好的运用诗词的知识。我认为课后还需给学生讲清楚诗词的平仄押韵的要求,虽然这不在《课程标准》要求之内,但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知识还是必要的,否则将给学生留下误区。

虽然这堂课结束了,但时常听到学生吟唱自己谱曲的古诗词,在作文中看到学生恰倒好处的仿写一两句古诗,我感到很欣慰,从这个角度来说,采取吟唱、仿写的方法来教古诗是可行的,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同时我认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了教师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给了教师展示教学个性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与同伴合作探究的快乐,体会到自己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幸福。一位语文教育前辈曾说过,在学生的幸福中,我们感觉到自己生命的延续;在学生的快乐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自己语文教育的成功。我以此来勉励自己 。

【望岳郑慧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望岳教学实录

2.《望岳》教学实录

3.望岳名师教学实录

4.古诗《望岳》教学实录

5.望岳的教学实录

6.杜甫《望岳》教学实录

7.高一语文《望岳》教学实录

8.唐诗《望岳》教学实录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