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有感

时间:2024-04-27  字数:12200字  手机阅读

感恩节有感

感恩节有感1

爱是一种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感恩是爱的表现。不懂得爱、不会感恩,就失去了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一个孩子如果心里没有爱,他的聪明、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等品质越是卓越,将来对社会构成的危险就越可怕。

常常在新闻中看到,少年雇凶杀母(父)、因父母责骂离家出走甚至放弃生命,前不久,还看到綦江一个6岁的小女孩因母亲错怪自己拿了家里5毛角,而硬生生地砍掉自己的手指头!生活中也频频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自私、不好管”。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美好的东西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父母、老师、亲戚朋友都无私地把爱给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孩子倒形成了这样偏执的性格,不会爱人,也不会爱自己?为我们的孩子搭建爱与感恩的心灵家园,让孩子们不但在爱中成长,更要学会理解爱、懂得爱,然后还要奉献爱,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意义。

第一、爱要告知。爱孩子是为人父母者一生的常态,正因为这个“常”字,孩子们自哇哇坠地开始,便接受着无私的关爱。如果不告诉他们,父母为什么会爱、为了爱他们父母做了怎能样的努力和牺牲,孩子自当以为自始如此,当然自该如此,那么不懂爱、不知感恩又有什么奇怪呢?我女儿最喜欢吃豆芽,市场上卖的不大放心,为了让女儿吃上真正的绿色食品,外婆就自已发豆芽。女儿大饱口福的时候,偶尔会埋怨:“自己做的豆芽太‘瘦’了,买的多好呀,真抠!”于是,我告诉她,外婆为什么要自己发,为了豆芽长好,外婆每天要浇四、五次水,每一次浇过水以后又得不厌其烦包上毛巾……,“这是爱心牌的豆芽呢!”女儿听了立刻转过头对外婆说:“外婆,谢谢您!”后来,每次吃豆芽的时候,她总是特别起劲,还告诉妹妹“这是外婆做的‘爱心牌’豆芽!”她也会举一反三:这些菜都是外婆精心为我们准备的,都是‘爱心牌’!

第二、爱要学习。没有任何一种能力会天赋而来,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爱的机会。一是“以爱育爱”,父母身教为先,言教相随,孩子小小的心灵会因为得到、懂得而深深感动;二是让在孩子在表达爱的过程中享受爱人的快乐,爱、给予、奉献,那怕一点点也要给到孩子足够多的认可和赞扬,孩子会更快乐去爱去感恩。

第三、爱要发现。套用一句名言“世界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孩子明亮的双眸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父母要指导他们去发现爱。草木吐绿是春的爱、荷花绽放是夏的爱、枝头硕果是秋的爱、雪花纷飞是冬的爱。你的成长是身边所有人的爱。为父母添一次饭,是你对父母的爱;为老师递一杯水,是你对老师的爱;把地上的纸屑扔进垃圾筒,是你对学校的爱……,善于发现爱,孩子才会有一颗懂得感恩心。据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通常来讲,失盗后,人们会痛骂盗贼无耻,并自叹倒霉,而罗斯福却能从失盗这样的事情上找出三条感恩的理由。懂得感恩的心造就了这样的境界!

搭建爱与感恩的心灵家园,不仅仅为我们的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已,因为爱与感恩,都是双向的情感交流,付出越多,回报越多,对于父母来说,还有什么比我们的孩子身体、心智的健康和快乐更好的回报呢?

感恩节有感2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我们今天的生活都与父母无私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爱能胜过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呢?

美国有个古老的节日——“感恩节”。每逢“感恩节”,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按照习俗,人们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品尝美味的“感恩火鸡”,借此感谢已经拥有的和即将得到的。“感恩节”是美国的,但“感恩”却不分国度。

懂得感恩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内心充满爱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令人敬佩和尊敬的人。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我们今天的生活都与父母无私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爱能胜过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呢?因此说,父母的爱是人间最伟大而无私的爱!

我们要感恩老师,当我们背着书包跨进学校大门之日起,就开始与我们的老师朝夕相处。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一天天地成长着……一直到我们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知识能力的获得,都与老师的苦口婆心是分不开的。因而,我们要感恩我们的老师,是他们用毕生的心血,在浇灌着一代代的幼苗茁壮成长。

我们要感恩生活,是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收获。从生活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是生活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成功。是生活磨练了我们,坚持真理、坚强不屈的品格和意志。从生活中,我们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懂得宽容和理解的涵义。在生活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个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人。是生活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

我们要感恩生命,是生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顽强和脆弱。生命的顽强难以想象,同时,生命又脆弱是不堪一折,一旦破碎就无修复的可能。所以,不管富贵还是贫穷,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而且,要活出一种精神与精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更应该爱惜生命,过好精彩的每一天。让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也就是对家人、对朋友、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的最好的宽慰。

我们要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体验生命的勇气。嗅一鼻温馨的花香,捡一片无助的落红,听一丝啁啾的鸟语,尝一口秋后的甜果。然后,或俯仰天地,或极目远方,或拥抱高山,或搏击沧海,或缠绵丝雨,或嬉戏舞雪……。融身其境,我们身有何感?是沉醉?是哀怜?是沁脾?是甘蜜?是壮怀?是感动?是缠绵?是惬意?也许人间的感情都尝尽了,但是我们必须把一种最重要的感情留在最后,以填平感情起伏不平的沟壑,那就是感恩,感恩自然给予我们博大的物藏,感恩自然给予我们无尽的享受,感恩自然不求回报无私的奉献。

让我们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吧——

让我们回报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家务,体验父母的艰辛。减轻父母的负担:努力做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回报老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插上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回报社会:做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还社会一个整洁的环境;夜深人静时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小些,给邻里一个安静的夜晚……

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能折射出社会文明的进程。让我们每个人都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永远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感恩节有感3

昨晚九点多钟接到儿子的祝福电话,平生第一次享受情真意切的“感恩节”,挺温馨,挺幸福!于是平生第一次在感恩节这天问候了母亲,却又想起了父亲,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待。打开几年前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故事作为今天的发言并深深地怀念九泉下的父亲。题目是:《父亲像爷爷,我的心好痛》

爷爷84岁之前,身体无大恙,与父母一起生活,衣食住行仍能独立,那年一种号称老年骨质膨胀的疾病缠住了他,爷爷独立的日常生活开始显得艰难,他跟父亲说想去几个孙辈家看看。哥租了一辆车,兄弟姊妹一起陪同老人家到各家坐坐,晚上爷爷执意回乡下老家。日后他逢人便说“他们都过得好,我放心了。”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来电话说爷爷可能不行了,我立即赶回家,此时爷爷已有三天未进食了。我责怪父亲没请医生,没早些告诉在外的兄弟姐妹。父亲噙着泪说是爷爷执意不看医生与告之的。我们轮流陪护爷爷,他显得那么安详、满足,几天后爷爷走了。86岁高龄未曾给后人增添起居麻烦,也未增添医疗费用的压力,让晚辈更加感激与怀恋爷爷。

偶然听说爷爷是饿死的,我惊诧莫名,父亲认为爷爷生病之初进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担心给后人增添麻烦才强迫自己绝食也不看医生,所以从卧床到去世才一个星期。听到真相,我跑到爷爷的坟前任泪如泉涌,我慈祥、朴实的爷爷如此顾及后人,来世我还做他老人家的孙子。

八年过去了,父亲已76岁高龄。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时他已两天没进食了,我匆忙赶到乡卫生院,见到父亲如此瘦削,如此虚弱,我愤怒地责怪哥为什么不早些医治,哥委屈地告诉我,他也是当天才知道的,其实父亲已病了好些时日,但是父母亲都瞒着没有告诉我们,若不是乡下邻居电告,父亲肯怕只会在他断气前才告诉我们。我陪护在父亲床前,父亲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他的病已无法医治,别乱花钱了,并坚持要回乡下老家,我们兄弟姊妹坚决不同意,那天晚上父亲居然连水都不肯喝一口。第二天,几个人费了很大力气才强行把父亲抬上车,住进了人民医院。诊断的结果是父亲并无大病,不过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肺炎。我告诉父亲只要用几天药就会好的,他开始还不相信并再次叫我们不要花钱医治。第二天药物发挥作用了,父亲倍感精神,气色也好了很多,并积极进食了。事后我问父亲是不是也想走爷爷的路,为了不增添后人的麻烦,准备饿死自己,父亲面露愠色说我胡言。

病愈后的父亲又回乡下了,但愿他老人家有生之年别再只考虑后人而不在乎自己,别再让我们重复爷爷走后的愧疚,心痛。

父亲已过世好几个月了,常常忆起老人家的生前教诲和临终遗言,那么朴实,暖心,受用。

想起前不久臧迎春老师来我校送教的《慈母情深》场景,课堂上学生痛哭流涕,听课者也是热泪盈眶,课后还久久不能释怀。那不是小丑煽情所致,而是触碰到了人性久违的感恩情结,情到深处泪自流。这又让我想起国产电影《孔子》的票房不及同档期上演的美国片《阿凡达》的十分之一,深层的原因是《孔子》弘扬的不过个人英雄主义,义字当先情次之,而《阿凡达》弘扬的是摩尔根关爱弱势群体的责任和圣母玛利亚的大爱情怀,诠释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滋养。常怀感恩心,一生少遗憾。感恩是爱心之本,勇气之源。感恩父母,你会教育好子女;感恩社会,你会健康快乐;感恩人生,你会无往不胜。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