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乡诗答题技巧

时间:2024-04-30  字数:15200字  手机阅读

高考思乡诗答题技巧

引导语:思乡诗是诗文类别中很大的一部分,也在高考考试中占有一定比例,那么,思乡诗答题技巧是什么样的呢?

高考思乡诗答题技巧

高考思乡诗答题技巧
高考思乡诗答题技巧

一、知识梳理

1.思乡诗主要分游子思乡和征人思乡两类。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的名作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都是表达久戍边关的征人思乡之作。

2.明月高悬的夜晚最能勾起游子和征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思乡诗标题常含“夜”或“月”字,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思乡诗标题还常有寒食、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如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3.思乡诗常运用从对方与自己入笔的虚实结合手法,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从而突出思亲怀人主旨。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前两句实写重阳节来临自己思亲怀人之情,后两句从对方入笔虚写,设想家乡兄弟们此时此刻登高、插茱萸、饮黄酒、想念远离家乡的自己等活动,全诗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挚思念之情。高适的《除夜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运用了从对方入笔的虚写手法。 除 夜 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明月、杨柳、鸿雁、杜鹃(子规)、宿鸟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月亮是思乡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益的《从军北征》中“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折杨柳》曲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语义双关,既指曲名《折杨柳》,又含离别意,自然唤起人们心底思乡之情。大雁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之景常牵动游子的乡思,如赵嘏的《寒塘》中“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的凄厉鸣叫,最易勾引起游子归思,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游子见到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等“宿鸟”,就会油然而生思乡之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如耿讳的《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二、命题预测

思乡诗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2002—2008年高考共考10首思乡诗,所选的思乡诗都具有借景抒情特点。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和品析炼字是考查思乡诗的三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命题核心点,思想情感是命题热点。

三、技法点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解析】鉴赏思乡诗首先从思乡诗标题和意象判定是不是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思家”已直接点明是思乡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久戍思乡、思乡念亲”

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二句中“抱膝”二字生动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抱膝孤坐的“影”和“身”互相陪伴,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最后,分析作者表达思乡之情所运用的手法,答题时要用到“触景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对方入手、虚实烘托”等表达技巧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运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作者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冬至深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自己,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把深挚的“思家”之情抒发得更委婉含蓄。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 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运用了哪些写法突出环境寒冷的?(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开头两句描绘江畔深秋明月之夜的特定环境,渲染出一派凄清岑寂的氛围。朔风阵阵,繁霜满天,冷月清幽,征雁南渡。写景之中运用了通感手法,鹤唳的雁鸣,响彻江空,而传来寒栗之感,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同时还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雁鸣之响来反衬出环境的岑寂。情景之中包容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惨淡凄怆的意绪,折射出当时社会动乱、凋敝的苦难现实。

悲秋兴感,闻雁怀乡,是游子思乡的传统题材,但本诗抒发的情感却又与传统思乡诗歌不同,诗人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秋,抛家别井,万里投荒,漂泊无归,他在诗中抒写的情感不仅仅有普遍的客子羁旅之愁,还深寓着自己的故国之思和离乱之感。

表达技巧类赏析题答题技巧

表达技巧类赏析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情景关系类

古诗常见的情景关系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借物抒情。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②请从“情”、“景”的角度对这首诗作赏析。③某诗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答案要素:景+情+情景关系+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诗歌写了哪些景物?抒了什么情?情景关系怎样?

(4)典型题例:请从“情”、“景”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答:本词上阕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阕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景)融情于景,(情景关系)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情)

2.动静关系类

古诗常见的动静关系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

(1)设问方式:①分析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②请从“动”、“静”角度赏析这首诗。

(2)答案要素:动景和静景+动静关系+思想情感或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写了哪些动景和静景?动静关系怎样?抒发了什么情感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4)典型题例:请从“动”、“静”角度赏析下面这首诗。

冬 柳

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晚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答:诗的前两句,写冬柳的环境和形态,是静景;诗的后两句,写枯枝断落,寒鸥惊飞,是动景。(动景和静景)动静结合,(动静关系)描绘了冬日早晨野外寒冷衰落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寒冽、冷清的江景图。(表达效果)

3.其他技巧类

高考经常考的技巧还有:点面、远近、高低、明暗、正侧、虚实、抑扬结合,白描、渲染、衬托等描写技巧,以及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起兴、用典、双关、叠字等修辞手法。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作分析。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什么情感?有何效果?

(2)答案要素:表达技巧+具体分析+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①指出用了什么表达技巧。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表达技巧。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4)典型题例:

例1.这首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作分析。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答: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表达技巧)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辛弃疾耐得住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思想感情)

例2.分析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答:这首诗采用了比喻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技巧)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具体分析)作者表达了人才出身可能卑微而终成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思想感情)

例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诗人采用欲抑先扬或乐景写哀的手法,(表达技巧)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楼”,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具体分析)形象地刻画了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思想感情)

语言赏析题答题技巧

语言赏析题

主要包括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及语言风格三类。

1.关键词语类

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从语法角度看,包括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及一些活用词;从修辞角度看,包括叠词、谐音词、色彩词、拟声词等。

(1)设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答案要素:①含义+意境或画面+效果或感情。②表达技巧+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3)答题思路: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指出其表达技巧。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典型题例:以下词中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闹”字以动写静,(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地(表达效果)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思想感情)

2.特殊句式类

特殊句式包括省略、语序倒置和意象组合等。

(1)设问方式:①某诗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②简要分析某句诗的句式特点。 (2)答案要素:句式特点+画面或意境+作用或情感

(3)答题思路:①点明句式特点。②再现画面或描述意境。③评价其作用或指出其感情。

(4)典型题例:下面这首元曲一、二两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

张可久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珮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答:这两句各连用三个名词,分别点出三种景、物:夕阳、芳草、歌台,老树、寒鸦、御街。(句式特点)特定的名词衔接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的意象,再分别用“废”、“静”二字,就构成了一幅萧疏寂寥的画面,(画面)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作用)

3.语言风格类

语言风格在高考中主要是指一首诗的整体语言特色。语言鉴赏要把握古诗常见的语言特色。如:平(平易、自然、质朴、简洁)、雅(清淡、素雅、清新、典雅)、华(华美、绚丽、明丽、晓畅)、婉(委婉、含蓄、沉郁、凝练)、神(准确、传神、生动、形象)、壮(悲壮、豪放、雄浑、粗犷)。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答案要素:语言特色+具体分析+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①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4)典型题例: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四句诗用词不作任何修饰。(语言特色)如“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具体分析)整首诗用语平淡质朴,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思想感情)

【高考思乡诗答题技巧】相关文章:

1.高考古诗答题技巧

2.高考语文诗词答题技巧

3.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4.高考“思乡诗”的解题思路

5.古诗鉴赏答题模板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6.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7.羁旅思乡诗高考复习

8.思乡诗赏析方法技巧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