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导游词

时间:2024-05-11  字数:16300字  手机阅读

古村落导游词

可以称得上古村落的都是有一定的年代历史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村落导游词,欢迎参考阅读!

古村落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世界遗产’之称的古村落——皖南潜口古镇游玩。我们潜口主要集中了明清时期官宦住宅与富商回乡后的建筑。有句俗话说的好,‘看皇宫到北京,看民宅到潜口’;大家熟知的电视剧——聊斋就在我们潜口老宅拍摄的。

我们潜口古镇的建筑与大家印象中的皖南古建筑一样,多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一般仅容一人通过。因此,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深幽巷,显的安静、安祥,生活气息浓厚。街巷路面多用青石板或麻石条铺砌而成,显得格外雅致。那花纹丰富多变的青石板经过雨水的长期冲洗后,更加令人留连。大家可以随出看见很多石头上面布满青苔,向人们默默展示历史的年轮。

我们潜口古镇随处走走就能看到某些宅院的木雕门楼上仍刻有‘大夫第’‘尚书第’‘天官上卿第’等,潜口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见端倪。这些官宅的门槛较经商富户民宅的门槛高出很多,大概就是所谓的‘高门大户’之意吧。进入厅堂,青石板的地面中间一般都留有沟渠,是排水之用,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上面四方空间,采光极妙。室内两层木楼,无论是墙壁,屏风,楼梯的扶手还是窗户都有精美的图案连结,让人不能不对古人高超的建筑、审美艺术神往。

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这座‘小姐楼’,顾名思义就是小姐住的楼。相传,这座宅院的原主人是一家境殷实的敦厚夫妇,到了中年才得一女,视为掌上明珠,待到出阁的年纪,舍不的外嫁,遂招一夫婿,此女终其一生未曾出过此楼,故名‘小姐楼’而大家看到此楼目前仍在住的这位老者,就是那位小姐的后代,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与他攀谈攀谈。

好了,我给大家介绍到这,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希望大家玩的开心,谢谢大家。

古村落导游词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瓜岭古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风格。水道、荔枝林、碉楼、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战乱时代,有战略性意义,水道环绕全村,起到护村的作用,岸边有全村最高的建筑碉楼(相当于现在9层楼高),可以观察远方的敌人;对岸有生长上100年的荔枝林,相当茂密,丰收的季节,场面应该十分热闹;民居在村的最中央,祠堂以及大型的建筑成一字摆开在水道的岸边,能防御外敌入侵,起到保护村民的'作用。

瓜岭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广州惟一的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据说在公元1856年前后,就有当地村民乘坐三支桅船到海外谋生,加入到美洲的淘金热潮,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有大批村民到新西兰等地谋生。因此,只有700多人的小村,却有2000多乡亲旅居在海外,多数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些。

瓜岭村是个华侨村,所以村子不大,但族人遍布世界各地,可贵的是,有人走出去,有人留下来,有人愿意看看世界,有人珍惜身边的机会。

每年都有海外游子回古村祭祖,他们其中有的人已经在海外生活了五六代,有的人不会讲汉语,在家乡也几乎没有什么亲人了,他们总是在碉楼前照张像,算是“回家”的纪念。

小小的村子有祠堂,有学校,有碉楼,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虽然小但是却有丰富的内涵。前后左右都是崛起的城市,所以和其他古村比起来,瓜岭村更像是一个水乡的标本。

瓜岭村是著名侨乡,有700多村民,侨居海外的华侨反而是当地人口的几倍。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华侨的努力,瓜岭村能够领风气之先,古村内建筑类型丰富,村落布局严谨,既有明清时期典型的岭南民居,也有深受西方建筑影响的碉楼等建筑。

瓜岭村有两座碉楼,矗立在从瓜岭村流过的瓜洲河之上的叫做宁远楼,四层高,三层以上的四隅各置1个小碉堡,因而被称作是四角碉楼。

水上碉楼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如遇外敌入侵,可以拉起与河岸相连的吊桥,这样碉楼就变得易守难攻。

碉楼首层正中有一块石碑镶嵌墙中,记载着建楼的经过。修建碉楼是因为从19世纪50年代起瓜岭村就不断有村民出洋谋生,村里多是妇孺,仅1919年,土匪就进村绑架了侨眷36人。1928年,为防盗匪劫掠,该村旅外侨胞捐资修筑两座碉楼,其中一座就是宁远楼。抗战期间,该碉楼还抵御过日本侵略者,现在还可以看到碉楼铁窗上的弹痕。

村子以果树种植为主,以村子为中心,一河两岸,里层环绕着荔枝树,外层环绕着大香蕉树。从村中间流过的是瓜洲河,河水从村子以南的香山流下,一路汇入东江。河上一座石桥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名为东安大桥,据说修桥之前,村民都是摆渡过河。以前河水清澈,里面多有鱼虾。河两岸全部是荔枝树,想来春天荔枝开花,洁白一片,满河飘香,而荔枝红时,倒映在碧波之上,又是别有风味。

河西岸,小村最宽阔的一条街道叫旧街,临街的是祠堂、书院,全部朝东而立,共有八间祠堂,多是两进的格局,比较简朴。规模最大的是四房黄公祠,是三进布局。11条狭窄的麻石巷分列其后,背后是大约200间新旧民居,既有锅耳房,也有小别墅,布局已经不是特别整齐。

河东岸是荔枝林,河涌两个小小的分支,大约二三十米长的小支流,里面各停泊着一艘龙舟。每年端午,村里都会将龙舟沿河道划出,与各村竞赛。据说其中一艘龙舟参加今年广州的龙舟比赛,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划龙舟对于岭南水乡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村史上对村里的龙舟还有详细的记载,解放前村里有三艘龙舟,解放后先后翻装和新装了三艘,都停在岸边,等待来年的比赛。

雕楼建在河上,用一个吊桥和岸边相连。站在雕楼顶上北望,河边高速公路旁是一座小小的北帝庙,始建于乾隆年间。村子北边的高速路连接广州和东莞,瓜岭村距离两地均不超过半小时车程。高速公路对面就是新塘镇区。瓜岭村以南,远远可以见到南香山,山脚下是新塘的沙埔镇。

两边现化化的建筑构成遥远的天际线,显得被荔枝和香蕉树包围的村子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古村落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韶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坐落于离世界遗产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处美丽的小盆地中,周边山峦青黛,中间一抹平畴,田园辽阔,溪流蜿蜒,稻浪金黄,村庄星布,拥有悠久而又光荣的历史。从明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经走过了640年的风雨,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千家村,成为仁化县最大的自然村。石塘古村总占地总面积15公顷,现有人口3400多人,拥有古建筑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市范围内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2010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单,共有99个镇、村入选,广东省仅有4个,仁化县石塘古村名列其中,成为韶关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居高临下看石塘村,墙檐连亘,屋盖连云,42000多平方米的青砖青瓦、古宅民居,占地3。8公顷,一派恢弘气势。村中房宅建筑,多数有青砖马头墙。这种高出房檐屋脊、翘角峥嵘的封火山墙,是徽派建筑的明显特色,而房内梁架藻井的结构形式,却带有浓郁的福建风采,一些夯土泥砖房屋,又具客家地方建筑的典型风格。现存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石塘古村:双峰寨周围是石塘古村,其是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的村落,是韶关市历史最悠久、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村落。其整体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国初年村落的格局和建筑风格,而且保存了优良的自然生态系统,山水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古村落的高梁飞檐、众多的祠堂及祠堂内精美的石柱对联、古词壁画等,与双峰寨雄伟的建筑相成映,更突显出古村落的建筑特色,本地特色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月姐歌及土法酿制的堆花酒技术,更让向往农村休闲的游客体验到独特自然的游玩意境。2010年7月22日,石塘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具特色古村落,同时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2月被评为广东名村。

明洪武年间(1368年)李可求从福建上杭胜运里丰朗村移居仁化石塘村。可留移居夏富,可行移居曲江周田,可纯移居广州陈村。可求到石塘生子殿承、府判;殿承生小十郞,小十郞生下一子名曰李自性(法名季五郞),自性公开始,在石塘村兴建祠堂。第十二世祖大用先在石塘村高门槛建三多堂,三多堂坐北朝南,高门槛在三多堂前面50米处,高门槛有7个台阶,由南进上三下四。以前,如果有人问你是否石塘人,他会首先问是高门槛有多少个台阶,你能答上,证明是石塘人,若答不上,即怀疑你是冒充,高门槛是石塘的一个重大标志。

【古村落导游词】相关文章:

1.安徽宏村古村落导游词

2.有关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3.写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

4.皖南古村落导游词

5.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内容

6.开平碉楼古村落导游词

7.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范文

8.宏村古村落文化导游词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