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

时间:2024-05-03  字数:55800字  手机阅读

有关散文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散文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散文作文 篇1

秋其的散文集《轻呢——我的山中日子》出版了。小燕是一位具有深厚的多元文化积累和良好写作潜质的青年作家。让人令眼相看的,是她的散文结构更具文学性和艺术浓度;叙事更为广阔和深邃;文字更为从容,有底气,有文字的真气和文字的根性。

秋其,1976年生人,中学教师,现居住在庐山风景区的一座大山里。她真诚、内敛,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很少。教学之余,在家看孩子,读书,在大山里转悠,思天接地。这与她读了大量中外美术、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书籍有关。从《轻呢》的许多篇什中,可见梭罗、卡尔维诺、清少纳言、王尔德、伍尔夫等外国作家和古代诗词、《诗经》及绘画艺术对她的影响。

秋其的人文走向是独立的,自由的;也是另类的,边缘的,独树一帜、卓尔不群、自成风景的。因为,文学既不是叶小燕的宿命,她也不具那分文学的自觉。秋其只是在生活和文化的土壤上吸取养份,她寻求的是精神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所以秋其说“平日,自然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书籍是我的主阅读。但每年会看几部小说和哲学类的作品。 我想弄明白点什么,似乎只有这样我才会得以静观自己和环境,寻找到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之外,她从文化的沃土、艺术的色彩、律动和大自然的怀抱里走向生命的自身。而她结集出版的这本散文集,可以说都是她见证事物和感悟生活的记述。秋其的广泛阅读与吸收,以及对生活和自然的体验与探寻,尽管不是为文学准备的,但却萌发了“无心插柳柳成荫” 的绚丽风景。

读秋其的《轻呢》,发现她的散文中,有庄子式的超尘脱俗、返璞归纯的自事其心,(《月亮的味道》、《山风吹过》、《山里山外》);有萨特式对人与事物对象性存在的注视、洞观和意识反思(《精灵》、《行走》、《猫》、《蓝影》、《凌霄》);还有尼采式的孤独抱怀和挥之不去的生命之缠绕。(《巢穴》、《空瓶》、《回家的方向》、《山中木屋》);在她的散文构架风格中,常有印象画的线条、色彩脉络;有音乐性流动的旋律和舞蹈的起伏跳跃“等元素(《嘉年华》、《裂痕》、《夜读,削苹果的女人》)。可以说,秋其对中西文化的广泛涉猎阅读,铺垫、滋养了她厚实的文学底蕴和看世界的别样的目光。

《轻呢——我的山中日子》是叶小燕的第一部散文集。她一出道,就以自己独立的文字品格和女性叙事风景,摇曳在散文叙事艺术的枝头。如果说,这本散文集中的短小篇什,是夜空下闪烁的星子;那么她的长篇叙事,却似旷野里的一片篝火.她以女性独特的目光、思维和别样、另类的语境,在讲述、描绘和勾抹着她身边的生活和世界。

相遇《轻呢》,让我感受到一股回归生命真性的林子、找回生命真义的其性习习的语言真气扑面而来,仿佛是一种流动的声音或一缕缕自由的风,在与我交谈,注入我的身体和血液里:

“光线从枝叶间溢出,树木,隐藏在林间的老别墅,都变成了透明的亮片,红色、绿色或者黄色……‘阳光是从天空的心散发出来的’,米什莱诗意温暖的语言总是令我动容。这里的每一棵草木每一种物种,每一扇窗户,每一块小瓦片,都被古老的阳光照耀过,问候过。在树林的光和影之间,树木发出寂静的声息,树干上丝绒般的青苔似乎也在发出轻轻的摩挲声,叶片窸窣落下,在头顶,在脚跟,流转飞扬……一种被阳光和树影封住的那种美妙厚度,让行走在山路上的每一个人感到宁静和喜悦。”(《缓缓走过山林》)

读秋其的作品,你必须跟她的文字保持一种距离,也不必在意她写的是什么和她怎样去写。要看她一大把文字中,你相识或相遇了什么。

《石头的疑问》写的是冰川世纪跌落人间的一块石头,或四世纪冰川遗址,沉睡在时间的河流和岁月的咬痕里。这块石头的存在是一种偶然;与一个儿童、一位老人、一对青年恋人、中年人和画家、科学家的相遇也是一种偶然。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折射出不同的神秘色彩,而推给读者的阅读感知,却是这块石头的巨大的孤独和深重的忧伤壅堵在心。——因为,这块石头在作者笔下是从天上跌落人间的一滴泪!

一篇轻盈的诗性童话,作者从事物的表层和深层叙述、多元视角的转换和女性叙述声音,从对远古的历史和岁月人烟层层剥茧般的熳妙怀想中,抽离、展示、审视、叩问的却是世俗尘烟和世事物象中的生命之本与世界之源。作者理智理性的从这篇童话的整体结构逻辑,潜入自己思想情感最隐秘的深处,用富有生气和张力的活性语言,把她对自然的秩序、人性的根源和人的社会属性及人类的生活奥秘,通过不同人的目光和思维对这块无声无色、无知无觉、无梦无醒的石头的注视、想像和盘诘,从事物的偶然性和时间的维度里阐释人的存在性和偶然性。篇中借助隐喻、像征等手法,对生命的现场和人的未来,寄予了深切的关注和美好的祝愿,字里行间呈现多种指涉语义,和“言外之意”的审美意韵。足见一位女性看世事物象繁复细密的心思和理性思辨色彩。

《猫》,是用散文和诗质语言构架的一篇寓言体小说。笔调从容轻松、运化绝妙,且有着多层读解意义。作者站在更高的山峦上,用静观的语势、平静的语述和不饰雕琢、不见风浪的语言,借代一只动物属性的猫和违规搭建屋棚上的一个“拆” 字;用复调结构、明暗多线条交织和碎片拼贴,以及不落痕迹的步步铺垫等笔法,用一条明线写一只被遗弃的流浪猫惶惶然地寄居在不见光线的地下室里的故事;同时伏以三个交织的、时隐时现的线条勾抹三个家庭的生活现实。画面是平静的,背景却是喧嚣的,叙事是冷静的。小说通过情节线条的交织和一笔带过的细节点缀,把没有在场的在场、背景时尔取代前景及猫与猫和人与猫之间的微妙关系,丝丝入扣的糅进小说的叙事圈套,形成一种隐形结构下内呼外应的暗流涌动和某种对整个故事的操控力量;作者站在社会文明背影里的两性泥陷与困惑的叙事现场,用女性的目光注视女性自身,从女性的生活图景和人生况味中拆解、拆除羁绊和桎梏女性生命与生存现实的蕃篱和障碍,从而踏上“人” 是“爱与存在” 这个生命意向上的女性自我追寻、自我解放的旅程,给女性的独立、自由和生命的大化打开一片豁然天地。

这篇寓言体小说,通过对人的两性世界的洞观与探微,对女性寄予了哲学、美学和生命学意义上的悠远、明媚、暖色的遐思,和完美主义、理想主义色彩的深层审美探寻。作者以她荒谬的叙事和流浪生死的心思意绪,把读者引入人的生存现实的泥沼里,让人的人间自己去省悟,去寻求自救。

《身体的记忆》记述一次住院手术的经历,她不只是一个亲历疼痛的人,而是仿佛亲临一次生死。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幻觉连叠、拼贴的意象片断和意识反应,从女性生育、病痛、衰老等诸般女性身体切肤彻骨的疼痛和生命的讯息中,亲历和平抚着此时、此地、此在、此生中的生命的伤痛与苦涩,以及生命中的诸多缠绕;切身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体悟着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这原本是女性沉重、忧伤的心绪话语,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洇氲和透发着人世间亲情、爱情、友情的甜密、温馨和暖色。身体的信息和生命的律动合奏的却是一曲起伏、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当又一个春天到来,我将带着属于自己的身体记忆,和生命个性,又一次笑容灿烂,轻扬手臂,把腿高高踢向天空,奔跑,跳跃。”

秋其,处身在这个相当个人化的时代和生命个性色彩缤纷的人的人间,她尽最大限度的把自己和生命自身缩小,走回生命内心的脚步,仿如在叶脉上蠕行,轻轻,轻轻的不惊起一粒尘土。她在自己的生命秩序里独语天涯。在她生命内在的纵横里,据守和抵御本心之外的喧嚣与尘埃。在纷绕繁杂的尘烟世俗中,她是一个不在场的女子,也似乎背离了时代主旋律。她隐在大山宁静、闲适、清心的怀抱里,读书,冥想,记述她亲历、见证和感受的人事物语。但秋其不是一位游乎于尘垢之外,寞然于圹野,安之若素的柔弱女子;她只是不肯违背本心的自然,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不想在世俗尘烟中流入人的地平线。在《轻呢》好多散碎的文字中,可见她意出尘外,力生笔端的冷静、从容、暖色、明媚的文字风貌:“曾看过吴冠中先生的一幅《爬藤》的作品,他的爬藤有着宁静而轻盈的诗性和梦意,每一根线条都有着丰富的表达和探寻。藤蔓在画家的笔下获得了怎样的灵魂,它们努力生长,赢得的自由是多么的高远和清越。”(《爬藤》)。

在阅读《轻呢》时,我感觉叶小燕的文字并非是她自己所言的“轻”。 因为从她笔底流淌的人事物语中,既起伏着思想情感的岸线,血液里也动荡着不安定的理性哲思的因子,每个字词都是一块精神的礁石。在秋其心灵的原野上放牧的,时而是晨钟暮鼓般的悠远与宁静和止水微澜般的生命意脉,时而是连绵起伏的内在丘惑和绿意黄沙般的精神驰骋。

秋其的散文呈现简单又丰富,单纯又复杂的品质。《轻呢》里的叙事,几乎没有重大事件。她从一滴水珠中发现天堂。笔下的人、事、物、景,从一片叶子,一根茎藤,一片雪花,透发给读者的都是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涤荡(《叶子》、《雪如羽》《爬藤》、《精灵》);一颗糖果幻化出如梦如幻的人间冷暖(《苏苏的花朵糖果》);一只空瓶,交织的是大千世界里人与时间的纵横,流淌的是亲情乡恋的血脉(《空瓶》);一件布衣裙,从事与物的原初取向里,抽丝吐蕊般绽放出一朵朵关于美的结构、美的秩序、美的品质、美的意向的绚丽的花朵(《布衣 裙》);一片云朵,折射出人从脚下的生存现实向更为广阔、辽远、丰饶的精神世界探寻和嘹望的美好心境(《云之下》)。秋其的文字纤敏,轻盈,冲虚,深峻。且字字闪光,语语惊心。在她文字的行云流水中,都有对美好事物静默的怀想,都指向人的精神深处,都能引起心灵的震撼,都能启发深邃、悠远的思考。她从世界的原初和人的此在,审视、究问、探寻人的未来和世界的明天,对人与世界寄予了美好的精神祈盼。

当代的散文,在同化思维,固化语境,软化、矫情、塑料花式的叙事范式中,呈现一种僵死的散文模式和陈腐、虚假的语言味道。如果说,真诚和朴素是散文语言的本质,叶小燕能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世界文学迷乱的叙事星空下走回自己;以她出世的心态和回归自然的心境,形成有话语真气,有文字根性的叙事语境,这才是《轻呢》这部散文集的高贵之处,也足见叶小燕文字的从容、自由和她文字的尊严。

秋其从文化与生活的沃土走向自己,走向生命自身,文学、哲学、自然科学和美术、舞蹈给了她一架梯子,让她看到岁月的云烟深处是什么,历史的源流和人的根须在哪里;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灿若星子的光华涵泳了她思天接地、如梦如幻的诗思才情。她的内在世界是一个既深邃又美丽的丰饶的宝库。物理世界的一片飘落的雪花,树梢鸟巢的一个细微的颤动,山石上一片梦幻般的苔绿,都饱含着她女性视觉下的善良的目光和人性悲悯,以及对事物和世界的理性审视与观照。让我的阅读,好像每每可以触碰到宇宙间那神秘美丽、难以言述的神奇和永恒。从她文字的意脉里,也让我感受到,作者年轻的灵魂的喘息声,仿佛就在离我最近的身旁。

以一颗敬畏和感谢之心,把目光和心思埋在《轻呢》这部散文集的阅读里,作品清晰的脉络,磁实、跳跃的哲思纹理和极富文字真气与文字根性的语言质地,瞬间穿透了我的灵魂。我阅读时的内在会有一声轻音:“哦!”。

掩卷,一道依希可闻、闪烁着生活浪花的河流,从秋其的脚下朝着天际隐去。而留给读者的,是“青山卷白云” 般的文字山水,和理性哲思的灿烂星光。

我想,走向文学的秋其,未必在文字里宿草经荒,对文学也未必要有多少担当,守住她文字的良心,文字的真性,文字的美善,文字的暖意已难能可贵。

落笔时,我还想说一句,任何一种文字品格既是一种叙事模式,也是文学的枷锁,愿秋其在她文字真性的林子里,每一粒鸣叫,都悦耳,青翠。

散文作文 篇2

邻居爷爷名字叫成柱,记忆里是胖胖的身子,胖胖的脸,大大的眼睛只有,据说另外一只是小时候因为嘴馋,自己去掀正在火上蒸着的馒头锅,锅盖边滴出来的水进到了眼睛里,眼珠被烫流了,所以那只眼没有了眼珠,只有深陷的眼皮。也因为这个,几代的小孩可能都知道这位成柱爷爷,因为他的名字经常会响在孩子的耳边,母亲都会说,小心点,离锅远一点,烫到了就变成成柱爷爷的眼睛,眼珠流掉很痛很痛,还难看。所以锅里的包子馒头快熟的时候,我就远远的站在墙的一角,眼睛盯着那口大冒狼烟的锅,是迫不及待,也是把娘危言耸听的话,反复掂量,反复想象烫到眼珠流掉是怎样的疼痛,想到成柱爷爷。

成柱爷爷,在我最早记忆里是个小老头,堂屋偏房加起来好多间,房子多,地皮也多。除了很多房子占用的地皮 ,还有很大的一个枣树园子,还有庄基加枣园子前面的很大的一个苇子坑。小时候我还见过洗洗长长的苇子上顶着白色的苇须呢。

成柱爷爷有这么大家产,我的记忆力就他一个人,家里没有奶奶,更没有小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娘跟我说,爷爷曾经有过一个老婆,可是后来不知咋的不跟他过日子就走了。

之前我曾经写过,成柱爷爷在我儿时记忆里,炒菜特别的香,吃起来也好吃。很多个爹娘下地晚归的傍晚都是在他家里吃的饭,有时候也会睡在我家没有的放在街门下的竹子床上,等娘回来再抱回去。

长大了,就很少去成柱爷爷家中,那些让我感觉很神圣的多多房子,也变得老去了,用土坯与泥巴堆起蓝转包边的房子也显得很旧很矮了。还有门也显得很小了。当然成柱爷爷也显得老多了。

成柱爷爷,总是乐呵呵的。多次听他在街头闲谈时对乡亲们说,他绝对不会像老李,老张想不开时喝农药,上吊死掉的,有啥过不去的坎,我这一只眼睛还没看够世界呢,成柱爷爷还说他娘给他算命过,能活到八十八呢。

可是成柱爷爷的死,却是很悲惨的,是很可怜的。

那一年我都上小学六年级了,那是一个刚进入秋但夏未退去的秋老虎天的日子里,听说那一边成柱爷爷七十七岁。几天没见成柱爷爷背着双手溜达街头了。听大人们说成柱爷爷生病了,可能是脑血栓,瘫痪了,不能出门了。

成柱爷爷的妹妹来看他,要送医院救治,可是早就定好的管爷爷养老送终的远方侄子不同意,说在家找个医生输几天液就好了,平时都没生病过,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妹妹毕竟也上了年纪,自己身体都不好,如果住进医院白天黑夜的侍奉也吃不消,所以就没坚持。

成柱爷爷虽然人不能走,可是不是肚子里的病,还是跟好的时候一样大碗吃饭。

老妹妹有事一走,轮到远方侄子照顾了。他们一家人也会每天买了吃的拎过去。出来的时候就把街门锁掉,说是怕家里没人丢了东西。

直到有一天,成柱爷爷家里有人吵架,人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爷爷家的门一锁,邻居都不好再进去看了。只有爷爷的那个相好的不放心,偷偷的从爷爷的破墙头爬了进去看看爷爷。

不巧被爷爷的侄子发现了,老太太在喂成柱爷爷吃饭,爷爷狼吞虎咽的吃着,还用不太清楚的话表示这几天根本就没吃过东西。侄子一见恼羞成怒,就骂老太太不要脸,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嫌害臊找野男人。。。。。

老太太也不示弱,说侄子心太黑了,为了早点得到遗产,居然要饿死这叔叔。

后来有人捎信给他的老妹妹,老妹妹来了,证明老太太说的是真的,那个远方侄子夫妻,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拿着东西送过去,但是饭是放到桌子上的,身体不能动弹的爷爷,怎么能吃得到。屋子的角落里还有一只乘着倒了很多次的饭的塑料桶。

老妹妹喂了老哥哥一次饭,油条吃了三根,面条吃了一大碗。老妹妹又被侄子赶走了。

第二天成柱爷爷走了,永远的走了。

侄子说是添了新病突然没了。可是邻居们能猜出点什么了,他们说爷爷是几天没吃东西,一下子吃那么多撑死了。

不管怎么样,成柱爷爷离开这个世界了,还没活到八十八,今年是七十七岁呢?是算命先生瞎蒙呢?还是算错了?还是她的妈妈记错了?怎么就相差十一年的寿命呢?

这是一个孤寡老人的命运,这不是单一的例子,这是很多孤寡老人最终必须的结局。无奈呀,谁让他们没有妻儿老小呢?谁让他们不是为国立功的功臣呢?尽管多少老人不都是活活饿死,可是每个村子数数这样的孤寡老人有几个不是类似结局?

这仅仅是继承者的狠心不仁道吗?政府有没有真正的为这些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想个法子呢?

什么敬老院,老年幸福院盖了几年,住进去没有,住进去的又是什么样的人?

如此生命的结束,算不算谋杀,还是要冠冕堂皇的找个理由这是自生自灭呢?还是把责任推卸到当事人那里谁让你没出息没有生儿育女呢?

散文作文 篇3

读《印度哲学概论》至:“太子作狮子吼:‘我若不断生、老、病、死、优悲、苦恼,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不还此。’”有感而作。

我刚刚出了世,已经有了一个漆黑严密的圈儿,远远的罩定我,但是我不觉得。

渐渐的我往外发展,就觉得有它限制阻抑着,并且它似乎也往里收缩─—好害怕啊!圈子里只有黑暗,苦恼悲伤。

它往里收缩一点,我便起来沿着边儿奔走呼号一回。结果呢?它依旧严严密密的罩定我,我也只有屏声静气的,站在当中,不能再动。

它又往里收缩一点,我又起来沿着边儿奔走呼号一回;回数多了,我也疲乏了,─—

圈儿啊!难道我至终不能抵抗你?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么?

起来!忍耐!努力!

呀!严密的圈儿,终竟裂了一缝。─—往外看时,圈子外只有光明,快乐,自由。─—只要我能跳出圈儿外!

前途有了希望了,我不是永远不能抵抗它,我不至于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了。努力!忍耐!看我劈开了这苦恼悲伤,跳出圈儿外!

散文作文 篇4

君子之交别样好,大浪淘沙方恨少。

天涯知音何处找,万丈红尘情未了。

____写在前面

纵观人生路,我,周而复始的揣着心内寂静的欢腾,从陈旧的时光里,追逐着蓝天白云的缠绵,寻觅着青山绿水的依恋,一路上,跌跌撞撞的走过每一寸温热的乡土。就这样,一个人,听风唱着流浪的歌,看雪开出洁白的花。

沿着岁月的长廊,一步步的游走过青春里的每一场日出与日落。这一路,听着戏曲,唱着歌谣,看过了春雨秋霜,路过了锦瑟年华,经历了人情冷暖,体验了世态炎凉。然而,许是时间的脚步走得太快,当我还走马观花在昔日的黄昏,光阴却早已越过了行云流水的黎明。每每此时,心里就好像下起了一阵阵微雨,滴答着,涌动着,却无一人分享这沧桑的浪漫。

我想,如果孤独是一条被遗忘的长河,那么,寂寞就是一片失忆的汪洋。所以,我们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栗罢了。就像有些事,一旦过去了,就注定会成为故事。生命中,也正是因为如此,由于一些人的走进,所以故事才会变得更加精彩; 同样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由于一些人的退出,所以故事才会变得不同寻常。就好像,世上最悲哀的,不是哭泣时没有人看见你流泪,而是明明满心欢笑着,却无一人分享你的喜悦。这种难言的苦涩,你懂,我懂,他也懂,只是少了某个知音的人。

虽说,一个人的日子很自由,很轻松,一个人的天空很湛蓝,很辽阔。就像一个人的独角戏,总想拥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演绎。可是,当一场即兴的表演过后,却没有鼓励的掌声响起,除了沉寂还是沉寂。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演技再好的演员,也是需要有观众的捧场。

一如,伯牙在没遇到子期之前,他是孤独的。因为伯牙的琴声无人能懂,他日日弹,又夜夜奏,尽管,人们都夸伯牙的技艺超群,无奈,却没一人能懂琴音之中的心声。后来,子期的出现,让伯牙知道了什么才叫知音。故此,一曲《高山流水》,一咏便成了千古绝唱!自从,子期过世以后,再没有谁能懂伯牙之心。为此,伯牙摔琴而断弦. . . 其实,伯牙的悲哀,我懂,我真的懂。只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只是,芸芸众生,谁才是我那知心的人呢?

都说花开美,谁知花落泪?其实,我懂,一直都懂,懂“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苦; 我懂,懂“天下虽大,知音难觅”的无奈;我懂,懂“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的寂寞; 我懂,懂“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的孤独;我懂,懂“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哀叹. . .

就好像,没有人看见过我流泪,以为我伤悲也无所谓。然而,活在现实,我却总是爱做梦,梦里落红无数的飘零,我自是沉醉了。可是,每当梦醒了以后,留下一丝丝的苦涩,却无一人听我诉说淡淡的忧愁。这份伤感,我自是心碎了。却不知,红尘之中,有谁能懂我的欲诉还休?

在物欲横流的大都市,在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中,我,安安分分的生活着。不求大富大贵,不求惊天动地,亦不求名留青史。我,只求,得一知己,此生足矣!唯愿,与我策马奔腾,陪我对酒当歌,为我此生不换,对我一往情深. . . 若真如此,生命于我便是一部传奇。

我思故我忧,我行故我寻。就这样,一个人,一颗心。走了一路,念了一路。赏着清风明月,梦着落花流水。于茫茫人海中,走走又停停,寻寻又觅觅。偶尔,回头看一眼,兴许,在灯火阑栅处,终有某个知音人,若能相知又相逢,愿读我,愿懂我,愿为我唱响一生的旷世奇缘。

散文作文 篇5

云影重楼,月隐寒幽,窗处飘来雨声点点,淅淅沥沥的雨声,透过低垂的帘幕,在这寂静的夜,显得尤为清晰。夜空,人寂,有风起,《等到烟火清凉》的清韵在耳边缭绕、回荡,如丝缕、如点滴,轻轻地绕在心间、打在心上。我怔怔地看着手中染墨的笔,却禁不住思绪万千。

轻而短的和弦,时断时停,伴随着忽高忽低、由远及近的“水漫声”,有规律地响起,带着几分清越,几分悠长,如一位认识了千年的老友,踏着时空,缓缓而来。呵~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声音呢 ,浸透了岁月的沧桑,却又恍如听了千年万年,陌生而熟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孟翁的低吟么。烟波江上,玥影横斜,芦苇深处,寒光凝露。水滴声声,轻叩心上,是露珠经不住黑夜的重滑入水面的声音吧,似寒鸦点水却更像孟公的太息。

月上中天,时空转换,皎洁的月,高悬在即墨的夜空,月色如水,倾洒而下,为这个遗世的海边小县披上素裹的银装。“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那一夜,即墨海边,烟花极尽璀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夜不闭户的街道上,或成群、或结对,猜灯谜、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熙攘声中,演绎了一场与世无争的传奇。而在那灯火阑珊处,四人并肩,静静地看着远方的万家灯火,默默祷告。那一夜,看着他们在许下永远的诺言,于是,不自觉的便笑了,月光散落一瞬的幸福,真实、恒久,幸福到没有谁会去想,明年这个时候,还有没有齐聚的机会。

远方,有绵长的曲管响起,似呼唤,又似清远的笛,那是,故乡的歌么。悠长的风,把思绪带到河阳的街道,冷月无声,无声地注视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幻,漠然的眼中,或许也在嘲笑那个可怜的人儿吧。二胡声声,抑扬断续,如泣、亦如诉,街上的枯叶,在风中打了个转,又无力地落在鬼厉的脚上。恍惚间,有更声传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原来,已是更深人静,灯火沉寂的时候了呵。在这烟火清凉的深夜,唯有他还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漂泊着,十年的往事,在心中辗转浮现,碧落青云的刻骨伤痛,远走异乡的孤寂落寞,从草庙村的懵懂少年到现在的魔道悍将,一历历,一幕幕,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清晰。忽然间,他笑了,如疯子般,笑得放肆,笑得苍凉:“旧时意,沧桑过,还记否,伤心人。白发枯灯走天涯,一朝寂寞换宿醉”苍凉的笑声,传出很远,终又随风消融在夜空中。”呵~拳喁之心,有几人懂,回首斯人,终已无信……

木鱼轻叩,时空再换,于回环五调的“天干物燥”中歌声转缓。 河阳城头,鬼厉和周一仙并肩而立,这一晚,月明星稀,古老的城墙在如水的月光映照下显得亘古而苍凉, 他们就这般静看着城下的灯火,谁也没有开口打破这份沉默。默然良久,鬼厉忽然道:“前辈你游戏人间,见识非凡,我有一事,困惑于心,请问前辈,你说我们人活一世,所为何来?”周一仙一怔,上上下下打量了鬼厉一番,面上戏谑之色渐隐,沉吟半晌,才缓缓道:“你看眼前是什么?” 鬼厉一呆,继而道:“这是百家里的灯火。” 周一仙点头道:不错,便是灯火了。这一点点灯火,便如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都在这世间活着,或得意,或不如意,但他们终归是要活下去的,芸芸众生中,不知有多少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如你这般去思考自己为何活着的人,万中无一。鬼厉哑然,这种说法他从未想过,但从周一仙空中听到的,似乎大有道理,自己竟不能反驳,不觉间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周一仙静静地望着鬼厉,也不打扰,只是他目光已然没有了往日的游戏红尘,反而多了一份看透世事沧桑的大智慧。

一时间,城垣之上,朗月清风,星移斗转,苍穹无限。

回环八转,歌声在此因为京腔的加入而再度升华,平添的京腔,看似突兀甚至荒诞不经,却跟《千秋月别西楚将》的京调唱法如出一辙,唱出了悠长而苍凉的意境,把歌曲推向了高潮,于极尽升华中,有荆轲的影子掠过。

渐离筑台唱离歌,寒烟不散千秋索。

十里相送别荆轲,孤锋饮恨壮士殁。

君恩难报空余恨,血洒长空染山河。

荒草残庙谁之过,千载兴亡故事多。

千秋的月,依旧映照着长河缓缓向东而流,昔日的人呵,已去了,惟河畔青柳,仍流传美谈千秋。

回环九转,复又回转舒缓,如自语,如轻诉的歌声,把思绪带到那隐世的碧水寒潭,是无名与残剑舞剑祭飞雪的高义么?若不是,为何又如此相似?

末句轻吟,如梦似幻,恍若放大的气泡,七色的光彩中清晰地倒映着脑海中闪过的一幕幕,却又忽然间崩碎,凡此种种,皆化为虚影,消于无形。

去掉外饰,重归于真,看似单一的重复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背后却是那一抹洗尽铅华的烟火清凉。

窗外,雨声依旧,在眼前的,还是那支染墨的毛笔,只是,墨已半干。想着想着,不觉怅然:原来,一切都是南柯一梦呵。

于是,在这种奇异的状态中,写下了:

夜里挑灯,染墨点水却见砚台涟;

杯中横笛,声消云隐独听新雨寂。

后记:

在《等到烟火清凉》之前,只听过许嵩的歌,只有《半城烟沙》、《断桥残雪》、《清明雨上》等寥寥数首,不曾了解过写作背景,也没查过作者资料。与朋友的聊天中,偶然得知这首只有八字歌词的奇异的“神曲”,于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点开播放器,却一发不可收,不觉间便沉醉在一种美妙的感觉中,并写下了《听》。都说人若其文,非如此之境不能写斯文。始终相信,文字,是通往人心灵深处的第二扇窗口。文、曲同理,文如此,曲亦然。为了印证心中想法,于是去查找了歌曲的创作背景。

在前四张创作专辑收获了一长串的乐坛奖项与听众认可之后,许嵩对待演艺工作依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不骄不躁为创作留足空间与时间。近两年的时光,除了常规演出之外,他选择了将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转向旅行,读书,进修,创作摄影随笔集,以及创作制作本张专辑。“不如吃茶去”像一句随性的口头禅,而这份悠游自在,正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他的平和、干净、低调,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个人特质,这样的个性注定与娱乐绝缘。(引自百度)

作为生活的有心人,或许,正是这份自在悠然的心态,赋予了他灵动的思维和捕捉生命中极致之美的灵感,在歌曲开头的滴水声中,许嵩把这点演绎到了淋漓尽致,这种极致,便如细雨闲庭中,聆听落花轻叩地面的清音。

歌曲的妙,除了乐曲赋予的意境,便是看似平淡无奇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整首歌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平淡而真实,烟火清凉之时,已是夜深人静,空寂的夜空中,唯有打更人的声音传来,而这份平静中,又赋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如佛陀拈花,咋看平平无奇,细细品味,却又禅意无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许嵩所要表达的,或许便是这种返璞归真意境吧。

散文作文 篇6

小时候,每到过年前,我们便有些兴奋的。因为,总在腊月的某一天,定会看到一个戴着一顶旧毡帽的中年人,挑着一个又黑又大的“铁葫芦”在村头出现,口里喊着:“爆米花啰”,我们实在是受不了这诱惑性的吆喝,便央母亲兜了一升白米,带着几根柴火去爆米花吃。

旧毡帽把那白森森的米很小心地从“铁葫芦”的小嘴上抖落进去,拧紧阀门后,便架起“铁葫芦”,在那机器下面添了柴火,便开始运作了起来,那师傅一边用扇子扇旺那呼呼叫的火,一边不停地转摇着那“葫芦”,还时不时地看看摇把上的压力表,我们围在他的四周,眼巴巴地看着那在火上不断在滚动的“葫芦”。时辰一到,坐着的旧毡帽便立了起来,先在“铁葫芦”的尾部绑上一个长长的布袋子,然后用脚支住那机器,一只手握住长柄用力往下一摁,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热浪伴随着阵阵稻米的香气便在空中弥散开来,那膨化了的香嫩酥脆的爆米花便从那长长的布袋里冒着热气被倒在了母亲早早准备好了的簸箕上,此时的我们便会欢呼着蜂拥而上,用稚嫩的小手捧着热乎乎的爆米花急急地往嘴里送,那可爱的胖米粒儿,牙一碰就脆,舌一舔便化,如果是放了糖精的,那便更有一股香润的甜味儿,那时,那怕就是吃得再多,也总还是感到没吃够味,就是年过完了,我们还在“啧啧”地回味。成年后,离那爆米花香的岁月越来越远,虽然现在还常常能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用一个大大的塑料袋,装着爆米花放在小推车上在叫卖,我也偶尔买些回家,可怎么吃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味道来。

小时候只是一味的在意爆米花的香甜,未曾想过那“铁葫芦”的神奇,现在喜欢敲打些零零碎碎文字的我却突然莫明其妙地把能爆出米花来的“铁葫芦”与写作联系了起来。其实,写作与爆米花却是有几分的神似。

一篇文章写出来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的,思想是文章的精髓和灵魂。像人一样,如果没有骨架,血肉再多也无处所依,同样,如果一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写将出来,却不见筋骨,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不过是文字的堆砌,或是无病呻吟之后的不知所云罢了,毫无价值的文字,让人一无所获,不仅证实了作者的浅陋,更是有罪于读者的,因为让读者浪费了其阅读精品文章的时间和精力,而浪费别人的时间是最不仁道的,鲁迅先生说:“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因此,为文贵在立意。要中心明确,言之有物,要让读者有感,有悟,有得,才是写文章的目的。如果思想模糊,内容空乏,如果只是几个文字在文中翻来滚去,让人读之味同嚼蜡,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会招致自己的不堪,便类似于“铁葫芦”装了主家的白米后,炒来炒去的,最后却是一声闷响,倒出来的却是原来的几粒烤糊了的`大米,那么这位操作手除了要赔主家的大米外,外带要赚得几声骂的。

“铁葫芦”爆不出理想的米花来,不外乎这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那容器里没有大米,玉米等材料,也就是“肚里没货”,所以,无论怎样的烧,怎样的转,一声爆响后,放出来的就只能是一阵烘人的热气,只博得看客的几声哄笑而已。这就如同网络文学中出现的许许多多的“假大空”的文章。凡是上过几天学,认得几个字的,都敢拿起笔来涂鸦,用文字来附庸风雅,证明自己是文人,文人于己于人都是有几份洒脱的,这便是中国文人越来越多,而真正的文人却越来越少的原因。殊不知,写作是需要真实的材料,真正的学问的,此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得有一个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古人云:“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来要想用“有神之笔”达到“惊四座”之效,把心沉下去,静读万卷书,这种功夫是断然少不得的。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自勉联,便道出了读写的真谛:“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第二种情形是,“铁葫芦”的肚子里倒是有白米等材料,只是机器下面少了烈火的烧烤。没有烈火的煅烧,没有内能的膨胀与扩张,无论那摇把转得多激烈或多优雅,便连最后的一声响也是没有的。西方有一个“学者”,嗜读成性,手不释卷,逢书便读,穷其一生,阅尽世间所有文字,可谓“学富五车”,只可惜该先生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吝啬鬼”,临死也未曾有一字半句留存于世。只知积累,而不知运用,无济于事,实为一“书虫”而已,不过是“两脚书厨”罢了。如此,再多学问又有何用?鸡雀常在进食时总要吃些沙石以助消化,而沙石仅从鸡胗和鸡肠里过一趟,什么模样进去就什么模样出来,不像食物,营养被吸收了,废物排出体外也能成有机肥料,至少肥了一方土,深受土中的小草所欢迎。而沙石还是沙石,干干净净的进去,却是带着臭味肮肮脏脏的原样出来,很有些像不知选择,不懂斟酌,不去推敲,不去磨炼,生搬硬套的作文。吃得再多再好,如果不去消化,不去运动,存于体内或原原本本的拉了出来,于身体是有大碍的。

第三种情形是,货也有,火也烤,可就是缺乏经验与技巧,不是转得快了就是转得慢了,不是早了就是迟了,总是掌握不了时间,把握不了火候,所以“砰”的一声,不是生了就是焦了。这样的情形大多是生手,就像我们这些爱好文字而刚开始学写作的新手一样,还没弄懂如何布局谋篇,尚不知起接转衬,该怎样起承开合,便急不可待地敲着快捷键向文档里输文字,鼠标轻轻一点,文章就成了,便有些自得,轻嘘一气:“写文章原来如此容易!”以为书看得多了,笔动得多了,文章自然也就写得熟练了,这自然有道理,然而,并非多就能熟,也并非熟就能生巧的,有人十年如一日地从事同一项工作,以为自己经验很老到,技术很高超了,可是他十年后的做法和十年前的方式没有丝毫区别,没有丝毫长进,这就只能说他简单机械的进行了3650天的重复,是一点成就也没有的,顶多算是一“匠”,却是永远成不了“师”的。更何况有些功成名就的大家,也常常因为过分自信,也有“失荆州”的时候,“善泳者溺,善骑者坠”,名人大家,自相矛盾,笔误连连,也是常见。

一锅爆米花没爆好,不收工钱,赔了米,挨几声骂也就了事了,可是对于写文章,则就大不同,“文章千古事”,所以,对于文字,还得谨慎才是。

散文作文 篇7

自从进入,看过文友的文章后,震惊!原来这里的文章篇篇精彩。不难看出,每个人都用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感想在写。有的文章让我流泪了。在这里,大家都可以剥开自己的心灵,把内心最深刻的东西写出来,或伤感,或喜悦......

单从笔名看不出男女,也不知年龄。细细捉摸文字也能猜八九不离十。我觉得有文友兴许六七十岁了,他们记叙的是一些古老的事,当代人是写不出的。虽然他们写的内容不吸引人,但他们热爱文学,怀念过去。用文字记录着人生走过的痕迹。读后才知他们的坚辛。

曾经读过一文友文章,还没读完,已经流泪。文章写的母亲的坚强。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可这位文友细腻的入笔,深刻的描写,让这位母亲更伟大。我也是母亲,相比,惭愧!还看过一文友文章,他敢把自己心中想的全部用诗歌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他心中的爱,心中的恨,用文字表达的淋漓尽致。让我懂的了他的内心世界。感谢网络提供了这个平台,让千里之外的素不相识的人互相信任,彼此牵挂。我是个新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真诚的朋友!

散文作文 篇8

周二课表上出现了“作文课”,一下两节。小人儿们不停跑来问:作文是什么?作文课要干嘛?满满的担心。

章馨匀拿着一叠本子,一一展示:这是白纸的专用草稿纸,这是方格的作文本,老师,到底用哪个?一脸郑重其事的小紧张。

陆小宝一贯的说话像放鞭炮,回答他一般要插空:作文是不是要写一遍,再抄一遍啊?不然准备两本本子干什么?

作文是什么?作文课干什么?作文怎么写?孩子真是天生的哲学家,提的问题就像小李飞刀一样,招招击中致命处。心里急急寻思:回答一定要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固然写作文是许多人害怕的事情,也是语文最重要的部分,要命的是它在以后的考试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以我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写作文,最重要的是“不怕”。我写得并不好,可是不怕,写着写着,量变会引起质变,也说不定。

所以,首先是不怕。先不谈喜欢,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某样东西,要真正喜欢,应该建立在了解、熟悉的基础上。作文,俗称“榨文”,没有让人一见钟情的美丽模样,怎么能指望孩子一下爱上呢?更何况,身边的家长或者亲朋好友早有经验传授:三年级了,不得了,要写作文啊!你看书总是浮光掠影,一问三不知,作文写得起来才怪呢!更有甚者,当着孩子面儿,“谈起作文就头疼”,“哪门学科都好的,就是作文写不起来,不然,我早上了哪所什么著名大学了啊,不是现在这样啰。”

作文是什么?是后妈,是包袱,是噩梦?传递给孩子的是朦胧的害怕和担心,如此心态下,老师课堂上竭尽全力,开展各种活动,最后都会被孩子识破“要写作文的”,怎么也无法驱散先入为主的恐惧阴影,一提作文就紧张,觉得很难,“兵马”未动,担忧先行。

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别人的感受,尤其是孩子。古人说“莫欺少年穷”,意为孩子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作文尤其如此。用自己的经历类推孩子的学习能力,所谓“潜移默化”,无形中会让孩子不自觉朝着担心的方向发展,可以不肯定,千万别打击。

“写的什么,看都看不懂。”“错字百出,有一箩筐。”“写半天,才这么几个字。”“那你们班谁,怎么写得那么好,不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吗?”“看了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是写不起来!”每一句,都是一把匕首,将孩子一颗诗心刺得千疮百孔,自信全无。

“作文不难。”课上,我毫不在意地说。“作文,就是我们二年级时几乎天天练的写话,只是换了专门的本子而已。而且现在可好,有两课时间可以使劲说,你一句,我一句,把大家说的话,按顺序写下来就行了。”

绷紧的脸似乎松了一些。我没有骗你们,孩子。作文就是说话,用笔而已。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都是“文”,眼里有,心里有,笔下就有。怎么才能写得跟看到的一样呢?让别人读了感觉和你一样呢?

读一读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我很喜欢它的切入点,特别深入浅出地告诉了孩子什么是“概括”和“具体”,“呆板”和“生动”,第一节作文课的题材来了,从身边找,最熟悉的,经历过的。

早晨在操场参加升旗仪式,热得不要不要的,我们来说一说“热”,只有题目中能出现这个字,说的过程一次都不要提到。可以从哪些方面说,让人感觉出很热呢?

太阳。小茗提供了“毒辣”,还有火辣辣,有孩子说“烈日当空”,马上有人反对:这不是查的无字词典。那么怎么说,就让人明白是“烈日当空”?用上打比方,“阳光像无数根毒针”“太阳是燃烧的巨大煤炭”。

顾子桉说“天上像有十个太阳,要请后羿射下几个来。”真好,我没想到的神话,他说出来了,大家的思路被拓宽。

流汗。七嘴八舌说“汗如雨下”“汗流浃背”“满头大汗”,然后没了。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汗从毛孔里涌出来,先从额头往下流,流到脸颊,再到下巴,最后流进衣服”,很多孩子一下学会说这个场景,像慢镜头似的,放大的特写。以此类推,“汗浸湿了我的衣服。”然后呢?你做了什么?有什么动作?同学们呢?他们是怎么纷纷议论天气的?心里想了什么?

喝水。平常喝水慢悠悠是享受,今天呢?觉得水杯太小,自己离水龙头太远。

植物们呢?动物呢?

好热闹!不爱说话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几乎能将所有人的发言记录下来。妙语连珠的常常忘记自己的精彩,被别人捡了去,写下来的是自己重新想出的,他们往往不肯与别人相同。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孩子写完了三分之二,十几个全部写完,晚上继续完成并修改。

作文要求细细编成信息:“以“热”为题,全文围绕“热”,从四个方面描写。

1、太阳。

2、流出的汗水,详细描写汗水流出的感受,比如这样的语句“汗从我的毛孔里不住地涌出来,一滴滴、一串串,从额头慢慢滑向脸颊,又流到下巴,像雨水一样滴到我的衣服上,衣服全湿了。滴到地上,地上也渐渐湿了。”衣服、头发贴在身上的感觉写出来。

3、同学们的动作:吹气、扇风、不住地拉衣服,喝水的急切,互相埋怨天气的对话。

4、植物、动物、风……在骄阳下的变化。在校作文课已经练说,一部分同学也已完成了第一稿,晚上请对照作文要求,大声朗读、修改,做到语言通顺,没有错字,会用修改符号,字迹工整,将老师和同学说过的语句充分用上,能有自己的想法更好。

作文,对我们班孩子来说,不是陌生事物,请各位家长保持平常心,不要在孩子面前谈作文色变,造成恐惧心理。一步一步按要求做,就可以了。”

他们完成了草稿,接下来是老师的事情:批改。厚厚一叠,各有各的妙处.先看书写,字清爽美观的,看得舒服,愿意先看,且多改几笔;马虎潦草的,我也学一学“鲁迅理发”,潦草地改。人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才开始写作文,书写首先是要讲究的,这是态度问题。

他想不出的词语,教给他;他不会写的句子,教给他;他不通顺的地方,改过来,尽量不删除。他写的字都放着,无非就是顺序而已。只一点,老师改过的,要大声朗读,并记住,这样才变成自己的。

几个月大的婴儿不会背诗,三年级的孩子也不会洋洋洒洒的千字文,不要一味看字数,看他有没有话写,看他想不想写,看他会不会把话写通顺,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醒下,从几个方面修改得具体,、生动起来,看他是不是每写一篇,以后类似的题材不用教就会独立写。

孩子学着写作文,就像当年牙牙学语,为人父母千百遍不嫌多地一个字一个字教,小儿含含糊糊不知道说的啥,可是一家子都觉得说得真好,满眼含笑,大声叫好,真心满满;蹒跚学步,踉踉跄跄时而跌倒,偶尔稳稳走上几步,全家开心得喝彩不已,逢人便说。作文起步不就是用笔学“说”话、学“走路”?用看新生儿的眼,看孩子的文吧!

作文的事情,就这样简单,从心底出发,从简单的开始,纯天然,不假装。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有一个无比丰富的小世界,你无法走进去,但请别说没有,不信它的存在。

散文作文 篇9

早上醒来外婆的第一句话是:“你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吗?”,我立刻意识到昨天是外婆的生日,生日年复一年,年年有,年年过,我从来没有想起来过外婆的生日,也从来没有想起来家里每一个人的生日,有一个人例外就是余坤灿,我没有忘记过,全家人也没有一个人忘记过。

每当外婆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条端到一个人的手里的时候,这个人这才想起今天是他的生日,家里每一个人的生日外婆从来没有忘记过,但是外婆的生日却没有一个人想起来。是我们太淡漠,还是外婆太经意了,外婆为了我们全家操劳辛苦一辈子,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外婆的存在。

余坤灿能有今天得益于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我的早教意识如果没有家里人的配合是不可能的,虽然每个家人都在起着不同的作用,每个人的作用大小并不一样。有了外婆的后勤工作,我没有后顾之忧,余坤灿没有衣食之烦恼,我才能够全身心的去带余坤灿,我才有时间去寻找下载资料,制作大量的电视图片,才有时间去记日记,才有时间去总结余坤灿的早教思路。

外婆是一个能干的人,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

没有改革开放的年代,物资高度缺乏,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外婆做的,家里有缝纫机锁边机,外婆做的衣服和卖的一样漂亮。外婆烧的一手好菜,每天不同样的饭菜,我们不说饭桌上的菜品,仅是主食每天几乎都不会少于三个,摆满一桌子的菜盘子会使人大开胃口。

外婆过目不忘,能够记起十多年前只是问了一下办公室的那个人,而且只是见过一面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人。

像外婆一样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现在已经不多了,可惜的是外婆文化程度太低了,外婆父亲早年去世,外婆只读了初一就随知青下乡了,在知青点当了一个四十几个人知青的家长。

余坤灿会记得他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外婆吗?余坤灿会记得有这么一家人陪伴他成长,余坤灿应该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家人,他的老师,记住跟他天天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尤其是一个天天陪伴他的外婆。

散文作文 篇10

熟悉的下课铃声敲碎了教室中的寂静,我推开窗,一阵冰凉的风将一幅冬画吹进窗来。抬头远望,那一方冬景,如一场梦般,美丽,纯净……

雪是冬的精灵,朵朵纷飞如春花般多姿。雪花落在树上,草上,世界银装素裹,一片洁白。操场上,一群群少年热火朝天的打着雪仗,空中飞舞的雪球与这欢声笑语,为冬画添上了绚烂多彩的一笔。

雪后初晴,才是最美的冬景。冬天的太阳,不似夏阳那般苍白而炙热,而总是带给人间一束温暖的金黄色的阳光。阳光照在雪上,雪也映出了金色,又微微夹杂着些可爱的淡粉。 雪上的小冰晶如同天上的繁星,一闪一闪的发出动人的亮光。操场工地里的土堆,被融化的雪水浸湿,在阳光下也现出了棕红,透着几分庄重。

成群的喜鹊驻足在树梢,静静地欣赏着初冬的雪景。夕阳中,它们白色的颈如同被镶上了一条橙红色的边,雪白的肚皮也透出了迷人的金。随后,它们展翅飞去,只留下树枝还在风中轻轻摇摆,甩落几片或黄或绿的树叶,叶子纷纷扬扬,落在微润的泥土中。

低头看窗下的松,枝干和针叶如同健壮的大手,托起一层层厚厚的白雪,我忽然记起了那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还有那屋檐上的雪,上面印着一串脚印,那是鸟儿留下的印迹。看那匆匆的脚步,它要飞向哪里?它是要飞到南方温暖的天空,还是迫不及待地欣赏这雪后初晴的美景?

冰雪在阳光里逐渐消融,世界慢慢显露出她的姿色。雪后的松针不再绿油油地闪着光,而是变得暗淡,甚至显着些灰色。几日前,路旁的树还顶着一头黄绿相间的茂密的头发,如今却只留下几片枯叶孤独地垂在枝头,在寒风中颤巍巍地晃动着单薄的身躯,而小路上早已铺满了多彩的落叶地毯。远方雾蒙蒙的,似乎被蒙上了一层浅橙色的薄纱。

倚窗眺望西北,母校模糊的轮廓似乎渐渐映入眼帘。今年的第一场雪,也是如此的美,依稀记得我们拥到走廊上,赞叹着画一般的冬景。而如今,陪伴了我们一百多个白天黑夜的树叶也已化作泥土了吧?定睛再看,远处除了一栋又一栋高高低低的楼房,我什么也看不见。冰已融,人已散,独留那冬天的记忆徘徊在脑海,久久地,不肯褪去……

教室窗里的那一方冬景,亦如一场梦,带我走近这最美的冬。

【有关散文作文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1.有关冬至的散文

2.有关谷雨的由来作文散文

3.有关新年散文

4.有关春天的有名散文

5.有关谷雨的散文

6.有关母亲的散文

7.有关春天燕子的散文

8.有关端午的散文

9.有关重阳节的散文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