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12  字数:6000字  手机阅读

《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

[案例]

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间利用圆形物体互相指一指)

……

师:对呀,圆是一个曲线图形。你们有办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生1:“滚动”——把实物圆(如硬币)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所经过的长度即为这个圆的周长。

生2:“缠绕”——用棉线绕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将棉线拉直,测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3:我同意刚才两人的观点。我还有一个建议:将一个圆纸片对折后再滚一滚或是用棉线绕一绕,把测量得出的数据再乘2就行了。这样测量比较快。

生4:“剪圆”——沿着这个圆的边缘剪下一圈,越细越好,可以将这一圈近似地看成是一条线段,然后测出纸条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测量圆的周长,并进行演示。)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圆的周长曲线段转化成直的线段。

(板书:曲转化直)

[点评]: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及时带领学生进行过程整理。因为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

师:在显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小不同的圆,如果每次测量圆周长都用大家提出的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有什么好主意吗?

生:我觉得可以像其他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那样,研究出圆周长的计算的一般方法,这样就好办了。

[点评]:在矛盾冲突中,使学生感到“滚动”、“缠绕”等方法测量圆周长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根本做不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欲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师:你们认为圆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生:我认为圆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直径越大的圆,它的周长也越长。

师:对呀,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出示图)猜猜看:圆周长会是直径的几倍呢?

图示:

生1:在这幅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而圆正好套在正方形内,所以,我认为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生2:我还可以观察得出:因为圆周长的一半是打援直径的,所以我认为圆周长大于直径的2倍。

师:你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那究竟是几倍呢?咱们还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点评]:教师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进行有效的猜想,认识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研究方向作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师:你们觉得在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时,要做好哪些工作?注意哪些事项?

生1:咱们可以通过“滚动”或“缠绕”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

生2:我有补充,除了测量,还得计算圆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并作好相关记录。

生3:我觉得在测量过程中还得注意减少误差。如:缠绕时要紧靠圆的边缘,并把线拉直;滚动时不能让圆在直尺上打滑。

师:这就需要咱们合作,齐心协力完成这一探究工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个圆:直径分别为2厘米、4厘米、5厘米合作探索圆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圆周长C(厘米)直径d(厘米)圆周长÷直径

展示几组的实验数据:

师:看了几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几组的测量结果不大一样,

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且我们测量的结果与这个差不多。

生2:我还发现不管大圆还是小圆,它们的周长总是它自身直径的3倍多一些。

生3:我猜想这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会是一个相同的数。

生4:我也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还知道这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才使得结果不大一样。

师:如果我们再拿一个圆进行实验,结果会怎样?

(板书: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介绍圆周率;归纳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点评]:在正确的探究方向的指引下,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有效的,也是积极主动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成功经历了圆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充分实现了“过程性”目标。

[反思]

教学的最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成长”,实现新知识的“再创造”,从而主动促进新的知识经验的构建。

(1)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正方形中内切一个圆,既帮助学生强化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间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同时也为合理猜想圆周长是直径的.2~4倍提供了依据。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其思维运动量是很大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水平。

(2)在为学生创设了非常想了解圆的周长的学习氛围后,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出了缠绕、滚动等方法可测量圆的周长。几种方法看似解决了问题,此时教师提出“若每次测量都采用这样的方法,你觉得怎样?”,这样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一个新的思维高潮——寻找圆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在次基础上,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直到归纳出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有效地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经验不断“成长”。

综观本节课,教师从发展学生智能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从而充分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圆的周长计算》教学反思三篇

2.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3.《圆的周长》数学教学反思

4.关于《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5.《圆的周长》优秀教学反思

6.圆的周长的教学反思

7.关于《圆的周长》的教学反思

8.数学《圆的周长》的教学反思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