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经典读书笔记

时间:2024-05-10  字数:3700字  手机阅读

醉翁亭记经典读书笔记

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醉翁亭记经典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xueshiba.com/wenxue)。

去滁州琅琊山游玩,少不了要去拜谒醉翁亭。史料记载:醉翁亭最初,只是一座普通的亭子,没什么特别过人之处,由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所建造。但是,由于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为它写了一篇传世佳作《醉翁亭记》,致使该亭声誉鹊起,闻名遐迩。近千年来,依然深受世人的关注,被誉为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的“中国四大名亭”之首。

《醉翁亭记》写于北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其背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于改革图强的人,纷纷遭受打击、迫害。庆历五年,欧阳修也因牵连被贬官到滁州任太守。虽说心中充满了郁闷、痛苦,但到滁州后的欧阳修,仍能积极施行宽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民很快过上了年丰物阜、和平安定的好日子。为此,为方便欧阳修与朋友们来此饮酒、游玩,其莫逆之交,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特意在山麓建造了一座亭子。“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而得名。亭建好后,欧阳修亲为作记,这便有了赫赫有名的《醉翁亭记》。不过,据笔者考证,此亭内,欧阳修并非仅与朋友们酗酒寻乐,还常在此办理公务。有诗为证:“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

《醉翁亭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游记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全文以“乐”为主线。醉与乐相统一,“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写“乐”。

第一段,由“醉翁亭”而引出“乐”,点出了全篇的.主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里的山,不是嶙峋怪石、岩绝壁然,而是逶迤起伏、茂密幽深;这里的水,不是惊涛啪岸、动人心魄,而是回环曲折,潺潺流水。尤其那亭,四角翘起,像鸟翼一般,悄然飞临于涓涓细水之畔。这样,泉与山相依,亭与泉相傍的景致,就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图。

第二段,依据山中朝暮与四季景物的变幻,描绘出大自然带来的“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清晨,随着日出,树林中薄纱般的雾气慢慢散去;傍晚,烟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这或明或暗的变化,是山间早晚的景象。而春季,野花盛开,弥漫着阵阵幽香;夏季,树木繁茂,形成大片浓荫;秋季,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季,水面清浅,石头裸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山景随四季更替,变化多端。这恬静幽雅、壮观迷人的美景,怎不让人沉浸于无穷的欢乐之中呢?

第三段,通过游人的言行举止及宴游的喧腾场面,写出了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那些背东西的人,在路上高兴地唱着歌;走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有人喊,后面有人答;老老少少、来往不绝的滁州人,在愉快的行游、生活。而亭内,太守宴正在进行。尽管没有音乐,但投壶的人射中了,下棋的人赢了,以及碰杯声、时起时坐敬酒、喧哗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烈、欢乐的气氛。至于作者,颜面苍老,头发花白,醉意朦胧地待在众人间。酒是喝高了点,但心里却非常的快乐。

最后一段,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作者自己之“乐”。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这里,笔者以为,最为感人的应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是在仕途宦海中沉浮数十年,饱经沧桑之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从仁宗天圣八年(公园1030年)起,年仅23岁的欧阳修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曾尽心竭力地协助范仲淹等人励精图治,推行新政,终因遭受群邪所忌,落去朝职,贬放滁州。现在,当看到滁州百姓过上了祥和安乐的好日子以及众宾尽情欢愉的情形,他怎能不乐?怎能不醉?他的乐,是因能使滁州百姓得到快乐,由百姓的快乐给他带来的,是“与民同乐”。套用现在的话,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的醉,并不是真醉于酒,而是陶醉在美丽的山水和安详的生活之中……

此刻,我伫立在北宋又一大文豪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前,久久不愿离开,“欧文苏字”,稀世珍宝。虽说经过修葺的古亭,现以新的面貌展示在游人面前,但,亭是人非,依然使人产生遐想、迷醉其间。

【醉翁亭记经典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醉翁亭记经典读书笔记2篇

2.醉翁亭记读书笔记

3.《醉翁亭记》读书笔记

4.《醉翁亭记》经典教案

5.醉翁亭记经典散文

6.《醉翁亭记》经典教学设计

7.《醉翁亭记》

8.醉翁亭记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