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7  字数:10400字  手机阅读

《阳关三叠》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白“三叠”的含义

2、通过情景表演,让学生体会友人离别之情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知道中国民族调式“五声调式”中的商调式和羽调式

2、熟悉《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熟悉歌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了解五声调式

一、导入:

1、配乐诗朗诵

a作品: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简介作者,作品,并解释诗歌大意

2、用音乐来表达诗意

教师自弹自唱歌曲《阳关三叠》前四句。

3、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感受诗歌和音乐的不同渲染力,导入新课

《阳关三叠》

二、新授

(一)欣赏全曲,感受思考:

1、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2、歌曲为何取名为《阳关三叠》?有什么含义?

(二)分段赏析:

欣赏一叠

1、聆听一叠,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2、教师弹唱,学生模唱(唱歌谱)

a.上阕:五声音阶商调式

b.下阕:五声音阶羽调式

3、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4、歌唱一叠(分角色表演)

欣赏二叠、三叠

1、感受二叠、三叠,找出与一叠旋律不同之处,并试唱。

2、试唱歌曲高潮乐句:“载驰骃,载驰骃“一句.

3、说说三叠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三)、分别欣赏埙、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

1、说一说:合唱版和演奏版的《阳关三叠》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认识吹奏乐器“埙”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3、认识弹拨乐器“古琴”

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qut;古琴&qut;。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三、拓展

1、 从古至今,从友情到亲情

a. 主观意识的淡化

b. 交通、通信的发展

(手机、平板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回到家,玩微信,打游戏,淡化与朋友、与家人的沟通,聊天——请珍惜现在的生活,请珍惜亲人、朋友和身边人。)

2、提前设定情景,班内推举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朋友之间离别场景)

【《阳关三叠》精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2.阳关三叠教学反思

3.初中音乐阳关三叠课件

4.王维和阳关三叠

5.《假如》精品教学设计

6.《海燕》精品教学设计

7.绝句的精品教学设计

8.《品质》精品教学设计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