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时间:2024-05-04  字数:4700字  手机阅读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韦应物的《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写离别之情,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诗中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藏在轻纱帷幕后面,触之不能及,味之又宛在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赏析】

打开《韦苏州集》,到处听得钟声。诗人这样爱钟声,显然是着意于获得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大概,钟声震响诗行,能取得悠远无穷的音乐效果,有无限深沉的韵致,它能给诗句抹上一层苍凉幽寂的感情色彩。这首诗也正由于声声暮钟,使全诗荡漾着缥缈的思家念远的`感情。

从诗意判断,这首诗应作于淮阴。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亲友都还留在广陵。到了渡口,天色已晚,又不见渡船,看来当天是无法再走了。他一个人踟蹰在河边,天正下着雨。淮阴地属楚州,东滨大海,极目望去,这雨幕一直延伸到大海边。晚风凄劲,淮河里波涛起伏。诗人的思绪也正象波涛一样翻滚。把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感,写进了这首律诗。

诗人只身北去,对广陵的亲故怀着极为深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表现得颇为含蓄。我们从诗中感觉到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摄取了眼前景物,淡墨点染,构成一种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一种执着的情感。

诗的首联画出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行而踟蹰的情态,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远处山寺又传来一声接一声悠长的暮钟,寂寞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为深重。有了这样浓郁饱满的感情积蓄,五六两句才轻轻点出“离思”二字,象凄风偶然吹开帷幕的一角,露出了诗人憔悴的面容。按说诗写到这里,应直接抒写离思之情了,然而没有。诗人还是隐到帷幕后面,他只在迷蒙雨幕上添一只疾飞的伶仃小鸟。这小鸟,从“独”字看,是失群的;从“下”字看,是归巢的;从“东南”二字看,是飞往广陵方向去的。既是失群的小鸟,你能睹物而不及人吗?既是归巢的小鸟,你能不想到它尚且有一个温暖的窠巢,而为诗人兴“断肠人在天涯”之叹吗?既是飞往广陵方向的小鸟,你能不感到诗人的心也在跟着它飞翔吗?而且,鸟归东南,离巢愈近;人往西北,去亲愈远。此情此境,岂止诗人难堪,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与诗人同时发出深沉的一问:“广陵何处在?”这一问,怅然长呼,四野回响,传出了期望回答而显然得不到回答的曲曲苦情,写出了想再一次看见亲故而终于无法看见的心理状态。而正在此时,声声暮钟,不断地、更深沉更晌亮地传到耳边,敲到心里;迷蒙雨雾,更浓密更凄迷地笼罩大地,笼罩心头。于是,天色更暗淡了,心情也更暗淡了。

拓展阅读:《答畅参军》(作者:韦应物)

【作品介绍】

《答畅参军》的作者是韦应物,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5卷。

【原文】

答畅参军

作者:唐·韦应物

秉笔振芳步,少年且吏游。

官闲高兴生,夜直河汉秋。

念与清赏遇,方抱沉疾忧。

嘉言忽见赠,良药同所瘳。

高树起栖鸦,晨钟满皇州。

凄清露华动,旷朗景气浮。

偶宦心非累,处喧道自幽。

空虚为世薄,子独意绸缪。

【注释】

①畅参军:疑为畅当。

②秉:执。振:动。芳步:行步的美称。

③吏游:游于吏,出仕。

④夜直:值夜班。河汉:银河。

⑤清赏:清幽的景色。

⑥沈疾:重病。

⑦瘳:病愈。

⑧起:飞起。

⑨皇州:谓京师。

⑩露华:带露的花。

11旷朗:开阔明亮。

11景气:景致,景象。

13“偶宦”句:偶然出仕,心并不为其所系。

14处喧:指身处喧嚣的尘世。

15空虚:虚寂无为。

16⑩绸缪:情意殷勤。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相关文章:

1.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原文

2.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鉴赏

3.《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唐诗鉴赏

4.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5.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赏析

6.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阅读答案

7.韦应物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8.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专题推荐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1689185878@qq.com
返回顶部